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标准规程.docx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标准规程.docx

ID:52817169

大小:18.1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30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标准规程.docx_第1页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标准规程.docx_第2页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标准规程.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标准规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痰标本涂片镜检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提高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依据,避免生物安全及职业暴露事故的发生。2.方法2.1标本信息的录入2.1.1按照要求将检测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生、患者编号(初、复检)、标本性状等信息填写入结核门诊检测登记本中2.1.2仔细核对所填写的信息是否与申请单信息一致,若不一致将该列用红色笔划去,并在备注栏注明原因;不可直接修改已填写好的信息2.1.3标本信息录入完毕后,可进行标本的处理2.2.标本的处理2.2.1涂片的制备2.2.1.1选择经干燥、清洁、无油污、无划痕的新玻片制备涂片2.2.1.2在玻片的毛样端注明检测序列号2

2、.2.1.3小心打开盛装痰液标本的容器,防止产生气溶胶或标本外溢;仔细观察标本,使用折断棉签茬端,挑取标本中干酪样、脓样或可疑部分适量(约0.1ML),于玻片正面右侧2/3处,均匀涂抹成1cm×2cm的椭圆形痰膜注意:使用后的棉签茬应丢弃于黄色的专用塑料袋中2.2.1.4涂片自然干燥后,置于染色架上,玻片间的距离应大于1.5cm2.2.1.5用酒精火焰棒或酒精灯对涂片区域进行固定(5~8秒内将玻片置于火焰上迅速烤4~6次)2.2.2染色2.2.2.1将石炭酸复红染液滴加到制备好的涂片区域,火焰加热至出现蒸汽后脱离火焰,保持染色5分钟;染色期间应始终保持痰膜区域被染色液覆盖,必要时可持续

3、加入染液。注意加温时不要使染液沸腾。2.2.2.2流水从玻片序列号端轻缓冲洗,冲去染液,沥去玻片上剩余的水,从痰膜上端外缘滴加脱色剂布满痰膜,脱色时间为1分钟。如有必要,需流水洗去脱色液后,再次脱色至痰膜可视红色为止.流水从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染液,沥去玻片上剩余的水。2.2.2.3滴加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秒,流水从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复染液,沥去玻片上剩余的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2.2.3待检涂片检查2.2.3.1染色合格的涂片,由于被亚甲蓝染色而呈均匀亮蓝色,且无红色斑块;染色后的痰膜脱落部分应小于整个涂布面积的10%2.3镜检2.3.1油镜下观察300个视野以上或者连续观察

4、5分钟2.3.2观察方法2.3.2.1使用10×目镜双目显微镜读片;2.3.2.2取染色完毕且已经干燥的玻片,痰膜向上放置在玻片台上并以卡尺固定;2.3.2.3首先使用40×物镜,转动卡尺移动玻片至痰膜左端,将光线调节至适当亮度,调节焦距至可见细胞形态;2.3.2.4移开40×物镜,在玻片上滴1-2滴镜油,使用100×油镜进行仔细观察。但应注意避免油镜镜头直接接触玻片上的痰膜。2.3.2.5读片时,首先应从左至右观察相邻的视野;当玻片移动至痰膜一端时,纵向向下转换一个视野,然后从右至左观察,以此类推;2.3.2.6在淡蓝色背景下,抗酸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细胞呈蓝色。2.3.2.7仔细观

5、察完300各视野,一般需要5分钟;每个工作日,一位镜检人员阅读玻片量不超过25张,且连续阅读10-12张玻片后应休息20分钟左右。2.4结果判断2.4.1阴性:镜检300个视野以上或连续观察5分钟未发现抗酸杆菌2.4.2阳性:阳性(300个视野内有1~8条抗酸杆菌)阳性1+(100个视野内有3~9条抗酸杆菌)阳性2+(10个视野内有1~9条抗酸杆菌)阳性3+(每个视野内有1~9条抗酸杆菌)阳性4+(每个视野内有9条以上抗酸杆菌)2.5结果报告与记录2.5.1将检测结果填写入申请单报告栏,报告格式如下:涂片1:阴性(-)镜检结果:涂片2:阴性(-)涂片3:阴性(-)2.5.2将检测结果记

6、录于结合门诊检测登记册中:涂片号标本性状检测结果例:1:D阴性(-)2:D阴性(-)3:D阴性(-)2.6痰涂片的保存2.6.1阅读完毕后的涂片,应及时用擦镜纸轻轻在涂片上揭取数次,彻底去除玻片上的镜油。2.6.2经脱油、干燥后的玻片,按实验室序号及涂片编号放置在玻片盒中,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避光保存,以备复检或质控抽检。3.质控3.1质控周期阅片人员更换或每批次阅片前3.参考文献3.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200902第一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