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框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研究一九九九年第五期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现状及策略框架●胡卫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不约而办学校“转制”和境外机构或个人在华办学的新情况。同地把目光投注到了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上。以美纵观近20年来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通过采取种种措施,探索(1978—1987)、稳步发展(1987—1991)和大力发改革公立学校教育体制僵化、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弊展(1992—)等三个阶段,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出端;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私立教育的发展,以回应“知阶段性特征。识经济”的挑战。2.区域性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呼
2、唤中国各地民办教育的发展表现为明显的区域特着大批建设人才,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征。目前有四种颇有代表性的教育模式»:(1)民办公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助模式,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承办,即由个人或团体出的战略决策。民办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面承办,部分经费、条件由教育等部门予以资助;另一的。截止1997年底,据教育部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各种是“转制”,即政府拿出部分公立学校进行转制实验,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5万多所;在校学生约1066万人;其校舍设备仍属国有,学校实行民办教育的管理体制。在校教职员工52万人。¹据对投资的不完全统计,1997
3、(2)企业经营模式,收取高额教育储备金,大投入,学年创办者投入资金达124亿元,捐赠6.4亿元,合计约校硬件标准好,如生源充足,募集到的资金多,企业和130亿元。º民办教育的发展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办学的学校就能快速联动发展,反之则可能产生风险。(3)拾积极性,增加了社会各方面办教育的投入,扩大了教育遗补缺模式,面广量大,按需办学,大家办学,以短取的规模;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国有资产胜,灵活多样,拾遗补缺。(4)扶贫教育模式,因地制的利用率;增加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部宜、因陋就简,帮助失学青年复学,弥补农村义务教育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要;推动了教育事业
4、的不足。改革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穷国办大教育”事3.规范性实上存在的资源性、规模性、结构性、体制性浪费,提从民办教育的兴起到大规模的发展,中央、地方政高了办学效率。民办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不可府的主管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对民办教育的管缺少的组成部分。理。尽管各地区对待民办教育的观念、做法不同,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和管理力度很不平衡,但应当承认,中国一、特征与问题民办教育的发展在逐步向规范靠拢。(1)制订政策法规,以中央政府为例: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社(一)基本特征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同年和财政部联合颁布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了《社
5、会力量办学财务管理暂行规定》;1993年颁布1.阶段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了民办教育的改革开放以后,沉寂了几十年的民办学校迅速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十六字动复出,学校数量迅速增加,办学范围从成人教育向基方针;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件》。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延伸。同时出现了公(2)健全管理体制,原国家教委在成人教育司,现教育—68—部在发展规划司有专人管理。18个省归入成人教育处追求教育效益放在首要位置。¾管理。¼(3)成立中介机构,许多省(直辖市)成立了3.学校的公益性与资本的寻利性民办教育研究中心、民办教育专业委
6、员会或民办学校椒江“教育股份制”研究对此已作出了回答。不以校长联谊会,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服务,为民办学校的营利为目的,意味着举办者应将办学作为公益事业来发展服务,为民办教育理论的建设服务。(4)规范审批对待,其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增长,同时还要程序。求举办者不得将办学作为牟取特定群体——投资人经(二)两难问题济利益之手段。判断办学者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就需要1.国家与市场从两方面来考察:首先,考察办学者的行为是否在实际国家调控,也叫国家干预教育,即通过行政命令的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公共利益。其次,应考察办学者对方式管理教育,包括学校的经费使用、财务支出、人事收益的处置。寻利是资
7、本的本性,它必定要表现为保值任免、考试招生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甚至课程设置、或增值的追求。作为前者,它追求不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教学计划的安排。但是,国家干预教育的弊端也十分明回报;而作为后者,市场基准利率(通常表现为银行存显: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不足的制约,国家款利率)是它的最低目标。投资教育并不等于捐资教包得过多,必然一方面造成教育投入不足,从而影响教育。因此,正确理解“不以营利为目的”必须建立在对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无法使潜在的教育资源得公众根本利益的把握上,辩证地对待学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