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792939
大小:57.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30
《徐守峰:校企合作之道.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徐守峰:校企合作之道梳理岗位标准,让岗前培训进课堂,搭建万企千校平台,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推动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因为在他们看来,校企合作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人才培养、技术转移、销售服务、课题研究、广告宣传、仓储物流、大学生创业等等,现在大家宣称的只是普通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徐守峰企业参与教育,教育服务社会又到一年毕业季,今年,全国有765万高校毕业生加入到了求职大军,创历史新高。一面是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找不到工作,一面是企业面临严重的“招工难”问题,究其根本,
2、是企业需求与学校现有的教学专业不能很好的衔接。我们高喊了多年校企合作,可是6/6在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徐守峰看来,尽管很多企业或学校对外宣称自己做校企合作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但大部分只能称为合作办学。事实上,校企合作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人才培养、技术转移、销售服务、课题研究、广告宣传、仓储物流、大学生创业等等,现在大家宣称的只是普通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致力于推动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在徐守峰看来,现在的校企合作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合作深度不够,90%的合作都是一对一,即一个学校和一个企业之间的合作,这样产生的效益和效果会大打折扣;其
3、次,在合作过程中,高校“一头热”,而企业因为忙于生产、开发、售后等经济活动,处于相对不太积极的状态;再次,部分教材滞后于企业,教师的实践锻炼太少,很多大学老师经过多年学习后直接留校任教,几乎没有时间到企业去实践,这样导致教学效果相对不理想。经过对大量企业调研后,徐守峰发现企业也存在很多的需要克服的困难,招聘到迅速顶岗人才较困难、员工岗前培训比较繁重、技术开发工作量投入大、广告投入大、售前售后成本较高等等。这一系列的难题也是每个企业家都在努力克服的,恰恰这些问题正好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很好的解决,而且是较低成本就可以解决。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各个环节才是校企合作,
4、而不仅是单一的校企合作办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是教育部主管的国家一类协会,宗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离校前就业的相关服务工作,建立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6/6为能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协会下设校企合作委员会,旨在促进高校和企业合作,让大学的师生更加了解企业,大学生在就业前就熟悉以后工作岗位的情况,尽可能地缩短从高校到工作单位的适应期。让高校教师的学识、科研成果为企业服务,同时,也让企业进入院校挑选自己需要的人才,获得想要的创意、技术、服务等。让企业大量录用大学生,让高校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服务,让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在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得到
5、收获。委员会的合作内容包括:一,会员咨询服务、高校及企业资源共享,招聘就业、科研难题攻关、技术转移等方面提供帮助支持;二,岗前培训进课堂,企业参与人才标准制定。以岗位需求和用人要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由行业领先企业带动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产业课程的设置和考核标准的制定;三,百企高管进校园,选择百名优秀企业高管走入校园,将企业理念引进高校,并通过讲座或客座教授的形式深入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也提高企业影响力;四,售前售后进校园,企业产品入驻校园,学生参与售前推广、售后服务,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积累社会经验,为企业开拓广阔市场,降低人工成本;五,全国应
6、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企业依据产品、技术、人才需求等类别设成比赛科目,通过参赛作品、创意方案来进行产品升级、技术引进、人才选拔和创意方案转化;六,网络平台,万企千校网路平台为企业与高校提供行业资讯、岗位培训、技能取证、人才招聘、科研合作等交流服务;七,其他促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工作,如校企合作研讨会、科研成果转化、师资培训、校内外实践、基地建6/6设等。梳理岗位标准让岗前培训进课堂在这几项合作内容里面,企业参与人才标准制定吸引了记者注意。徐守峰告诉记者,在国内,目前还没有针对企业各工作岗位的标准,委员会通过联系大批企业一起总结梳理企业不同岗位的规范和要求,
7、既规范了企业的岗位,也为以后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标准依据。委员会还联合国家工信部和标准委相关部门,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制定一系列企业岗位标准,然后按照岗位标准培养大学生,这样,大学生就很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和能力要求。比如,大学生期望毕业后到海尔洗衣机公司做设计洗衣机的工作,那就选择洗衣机设计岗位课程进行学习,这就是我们倡导的“学以致用”。校企合作委员会还联合行业主管部门、企业,梳理出企业的典型岗位要求,并把多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岗位要求汇总,把公共认可部分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公布,形成行业标准。有了企业岗位标准后,委员会再把它引入到大学课堂里。截至目前,委员会已经
8、根据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的特点,梳理了五、六十个岗位,然后把岗位的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