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季羡林的治学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第3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3,2001第38卷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GeneralNo.205(总205期)(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Vol.38学者论学季羡林的治学之道郁龙余季羡林先生是当代中国学术的骄傲。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他亲历了二战及文革,白白耗去了许多时日。然而,他焚膏继昝,完成了惊人的研究工作量。先让我们看一看《季羡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的情况:第一卷:散文(一);第二卷:散文(二);第三卷:印度古代
2、语言;第四卷:中印文化关系;第五卷:印度历史与文化;第六卷:中国文化与东方文化;第七卷:佛教;第八卷: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第九卷:糖史(一);第十卷:糖史(二);第十一卷: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第十二卷:吐火罗文研究;第十三卷:序跋杂文及其他(一);第十四卷:序跋杂文及其他(二);第十五卷: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翻译(一);第十六卷: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翻译(二);第十七卷:罗摩衍那(一);第十八卷:罗摩衍那(二);第十九卷:罗摩衍那(三);第二十卷:罗摩衍那(四);第二十一卷:罗摩衍那(五);第二十二卷:
3、罗摩衍那(六上);第二十三卷:罗摩衍那(六下);第二十四卷:罗摩衍那(七)一看目录就知道,除散文、序跋、杂文之外,先生的学术研究极富挑战性,不少内容(如吐火罗文)是少有人敢问津的世界难题,24卷1000万字,谈何容易。然而,这只是1994年前的成140果,近年的成果,还有待出版续集。先生的学术成就是辉煌的,而他的治学之道同样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先生的学术生涯漫长而丰富多彩,但他的治学之道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惜时如金先生是个朴拙的老实人,为人做学问都一样。他所以能成为世界知名的大学者,靠的不
4、是聪明,而是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精神。惜时如金,以勤补拙,是他的成功秘诀。故而他又是高明的。郭应德先生说“:在我和先生相处的日子里,他经常中午不回家休息。在办公室随便吃点东西,或同青年同志一起,去学校食堂吃饭,然后回到办公室翻译、查材料或写东西。先生分秒必争,常利用会议间隙写作。他善于闹中求静,即使环境杂乱,也能专心致志属文。他宵寝晨兴,夜里三四点钟即起,夜阑人静,辛勤笔耕,数十年如一日。先生的宏篇巨著,就是这样孜孜不息完成的。”[1](P36)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如此。不过先生是更为甚者,珍
5、惜时间到了对自己几近苛刻的程度。古人惜时有“三上”之说,先生则利用一切时间的“边角废料”,会上,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甚至自行车上,特别在步行时,脑海中思考不停。他恨不能每天有48小时,不敢放松一分一秒,不然静夜自思就感到十分痛苦,好像犯了什么罪,好像在慢性自杀。除了有争分夺秒的惜时之心,还得有巧用时间的妙法。先生在几十年间养成了一段时间内从事几种研究的习惯,不喜欢单打一。这种歇活不歇人的办法,先生屡试不爽,在《罗摩衍那》的翻译中,使他获益良多。他说“:除了这件事之外,我还有许多别的工作,特别是在后期,更是这样,
6、并且还有许多开不完的会加入进来。这一些繁杂的工作,实际上起了很大的调剂作用。干一件工作疲倦了,就换一件,这就等于休息。打一个比方说,换一件工作,就好像把脑筋这把刀重磨一次,一磨就锋利。再换回来,等于又磨了一次,仍然是一磨就锋利。《罗摩衍那》就是我用这种翻来覆去磨过的刀子翻译完毕的。”[2](P255-256)是时代造就了先生特殊的勤勉不怠、惜时如金的性格。他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决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3](P233)读了这一段
7、发自肺腑的话,我们对先生近乎怪僻的治学之道,就不难理解了。惜时如金,坚持一辈子不动摇。天道酬勤,他的印度文学研究,以及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获得跨越时代的成就,皆得益于此。预流弄潮治学要开创新天地,决不能因循守旧,人云亦云;而必须勇立潮头,不主故常,咸与维新。先生对此有深刻体认,而且身体力行。他强调学术研究要跟上时代的新潮流。他说“:近百年以来,在中国学术史上,是一个空前的大转变时期,一个空前的大繁荣时期。处在这个伟大历史时期的学者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种情况,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投身于其中。有的学者仍然像过去一样
8、对新时代的特点视而不见,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结果是建树甚微。而有的学者则能利用新资料,探讨新问题,结果是创获甚多。”[4](P8)他非常赞同陈寅恪关于学术研究的“预流”的精辟之见。他说:不预流,就会落伍,就会僵化,就会停滞,就会倒退。能预流,就能前进,就能生动活泼,就能逸兴遄飞。并认为王国维、陈寅恪等近代许多中国学者都是得了“预流果”的。我认为,先生本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