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主养鳜鱼技术.doc

池塘主养鳜鱼技术.doc

ID:52764401

大小:2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30

池塘主养鳜鱼技术.doc_第1页
池塘主养鳜鱼技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池塘主养鳜鱼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池塘主养鳜鱼技术笔者于2005年起开始着手于鳜鱼繁育及成鱼养殖的研究,取得一定可喜的成绩,总结出一套完整养殖模式,现将广东地区已普及、推广的一套池塘主养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要求池底淤泥少,水深在1.8米左右,排灌方便,面积最好在10-15亩左右,面积过小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面积过大不宜于培育夏花,有投资能力的可用15亩左右的池塘连片大规模养殖。 二、鳜鱼放养密度、规格及品种:根据池塘最大负荷量计算池塘最多放养饵料鱼数,再根据饵料鱼数算出可供养的鳜鱼数,一般一亩放养250尾左右,即一个15亩池可放养3700尾左右。为保证投放后的成活率,放养规格最好在5.0cm,左右,但要求规格尽可能整

2、齐一致。品种一定要纯正翘嘴鳜,不要养殖近亲产卵的苗种,更不要养殖携带病毒的苗种。 三、饲料鱼放养品种、密度:饵料鱼以鲮鱼、白鲢、花鲢为主,其比例为5:4:1,共放养水花量100万/亩,即一个15亩池总放养水花量为1500万左右,约能生产出700万夏花,即可供3000尾鳜鱼达标出塘。 四、生产安排: 1、饵料鱼生产:在每年的清明前后干塘,生石灰消毒。在五月初购入或自产1000万水花的亲鱼种。在水花下塘前5—6天用生石灰75公斤/亩左右将池消毒一次,然后灌水,灌水时要用20目左右纱网拦住水口,以防野杂鱼灌人,灌水水位50-60公分即可,水花下池后每天早晨4:00-5:00要注新鲜活水一次约10-

3、20cm,一直到池塘水位保持着1.8-2.0米。灌水2-3天后水花即可试水下塘,鱼苗下塘后前一至二周遍洒投喂豆浆2500g/亩·次,一天两次。当夏花长到2cm,左右时,即要投喂5—15公斤/天次,粉状鱼种配合饲料,一天两次,一直到9月底。 在鱼花下塘一个月左右,观察池水水色,若水色转淡,即要投无机肥,主要用尿素、过磷酸钙,用量尿素0.5-1公斤/亩·天,过磷酸钙1-2公斤/亩·天,每天一次,施肥时先P后N,化水全池泼洒,留一定安全区,同时根据水色、水温、天气以及饵料鱼规格等情况适当灵活调整施肥量。 注意切忌使用鸡粪或猪粪肥水,此类粪肥中含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严重危害鱼花的生长。2、鳜鱼生产:

4、当鳜鱼长到5.Ocm,饵料鱼长到2.5cm时,即可购进鳜鱼下池。因池中负荷量极大,所以要架设增氧机,严防池塘缺氧泛池,在每天早晨定时4:00-5:00钟左右开机2-3小时。同时每隔10天抽样检查鳜鱼及饵料鱼一次,测量它们的规格,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适口饵料鱼规格,一般在42.1%—48.9%之间。若池中饵料鱼过大或过小,立即通过增减投喂饲料量和施肥量来调整其适口规格。在整个生产季节中,要作好细菌性、寄生性及病毒性鱼病的防治工作。各用什么药根据当地鱼药市场提前准备好,定期预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