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doc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doc

ID:52729488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30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doc_第1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doc_第2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doc_第3页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还很小,正是处于思维的活跃时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非常喜欢问为什么。在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公开观摩课中,教师虽然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提高了语文素养;但是在课堂上仍保留着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学生的大脑中装着无穷无尽的问号,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让他们养成想问、会问的习惯。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一、针对课文的标题提问有些课文的题目

2、,本身就充满了悬念,吊足了学生的口,如《“闪光的金子”》、《“黑板”跑了》、《晚上的“太阳”》、《会走路的树》等。教师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标题进行提问,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闪光的金子”》一文讲述了徐虎同志感人的事迹,学生初读课题时,很难把徐虎这个人和金子联系在一起。我在上课开始的时候,结合插图简单介绍了徐虎的事迹,然后让学生说说读题后的疑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徐虎与金子有什么关系?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黑板”跑了》讲的是著名科学家安培的故事。我在教学本课时,直接让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学生说:“黑板没有长

3、脚,怎么会跑了呢?黑板一词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它跟我们平时用的黑板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很快地进入了阅读状态,这正符合了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学习”的精神二、针对课文的重点词句提问低年级语文以词句的学习为主。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做法,先找出文中比较关键的句子,让学生发问,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去读课文。这样不但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更重要的是能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我们日常所说的“充电”主要指给电器补充电能,但在《好学的爸爸》一文中,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个疑点,让学生提问,进而通读全文,理解:充电,就是再学习。

4、《梅兰芳学艺》一文中有一句话:“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针对这句话,让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思考,突破难点,学生通过互相质疑,很快能明白:这里的“说话”是说梅兰芳的眼睛灵活、有神三、针对课文的插图提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直观的,形象的,课本上醒目的插图深得他们的喜爱。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好课文插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怀素写字》一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怀素小时候认真写字的情景;一幅是怀素长大后在墙上作诗的情景。第二幅图所呈现的情景学生很难理解,问道:“怀素为什么在墙上写字?怀素写的字为什么我们一个都看不懂?”学生有了问

5、题,有了想知道的欲望,老师再告诉学生:“这些你们看不懂的字叫做草书,能在墙上写出那么漂亮的书法作品,是很了不起的,只有那些非常厉害的人才能做到。”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悯农》这首古配有一幅插图,初学这首诗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学生问道:“这个农夫是怎么死的?"(饿死的)进而追问:“种田的人为什么会饿死?”教师相机介绍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导致了农民的悲惨结局,学生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对古诗的理解也更为透彻了四、针对故事的结局提问有些故事有完整的结局,有些故事则留有空白,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教师应巧妙地利用故

6、事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大胆提问。如课文《狼和小羊》的最后一句话“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讨论羊是否还活着。有了问题的抛出,学生兴趣十足,他们各自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文中提到了“小羊温和地说话”,“可怜的小羊”“去年我还没出生呢”等词,由此可见,如此小的羊被狼吃掉的可能性非常大,除非出现意外,至于有哪些意外,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发展故事的情节再如《大禹治水》一文提到:禹为了治理洪水十三年,曾经三次经过家门,却一次也没有进去过,孩子十多岁了,也没有看见过自己的父亲。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学生问:“

7、禹为了天下百姓治理洪水,那么对于他的妻子、孩子来说,不就是不负责任了,他就不是好丈夫、好父亲了吗?”教师在回答之前,可以对学生的疑问加以肯定,让学生明白一个人肩上的各种责任,同时要向学生渗透:禹当时不回家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的。《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中记载道:“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有资料显示:禹是在父亲鳏被舜杀害后,才奉命治理黄河的,相当于立下了军令状。当然,禹非常尽责于自己的工作,半点私心都没有。这样,不但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更懂得了一个人对家庭要有责任心,对社会更要有责任心,进一步树立禹的高大形象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大舞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

8、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责编张亚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