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楚简_斯_此_安_的连词用法考察

郭店楚简_斯_此_安_的连词用法考察

ID:5269514

大小:208.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7

郭店楚简_斯_此_安_的连词用法考察_第1页
郭店楚简_斯_此_安_的连词用法考察_第2页
郭店楚简_斯_此_安_的连词用法考察_第3页
郭店楚简_斯_此_安_的连词用法考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郭店楚简_斯_此_安_的连词用法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8年9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ep.2008第31卷/第5期/JOURNALOFHEBE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1No.5郭店楚简斯此安的连词用法考察张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摘要:斯在郭店楚简中全部用为连词,此、安部分用为连词。斯、此、安分别与语法功能相似的连词则比较,它们之间存有异同。关键词:郭店楚简;斯;此;安;连词用法中图分类号:H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87(

2、2008)05010304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批(3)子曰:尊五美,屏小恶,斯可以从政矣![1]抄有儒、道著作的竹简。根据学者们的研究,这批(!论语∀尧曰#)竹简大约抄写于战国中期,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其(4)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著作年代恰在孔子之后,孟、荀之前。竹简一经公(5)吴师来,斯与之战。(!左传∀哀公八年#)布,便以其巨大的学术价值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6)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孟子∀尽心下#)的关注,纷纷发表著述阐发自己的见解。但遗憾的(7)哀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庸人矣?(!荀子是,这些著述大

3、都是关于儒家和道家思想的阐释、文∀哀公#)[2][3][4]本的复原以及文字的考释,很少有人对此进行语言王引之、马建忠、杨树达等人都认为上述学方面的专门研究,尤其是虚词方面的研究更是稀句中的斯与则功能相同,并且把斯归为连词。少,即便有一些,也是零言碎语,又因作者不是专门其中例(7)在!大戴礼∀哀公问五仪#中,同样的话研究古文字的,其文中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错误。如斯换作则:敢问何如则可谓庸人矣?。很明显果楚简的文字释错了,那么对简文语法方面的研究斯可作为连词使用,具有连词所有的语法功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本文拟以郭店一号楚墓出我

4、们考察了郭店楚简中出现的所有斯字的使土的18篇文章为主要材料,选择三个虚词斯、用情况,得出的结论是:郭店楚简中的斯(共计21此、安作为研究对象,并把它们与语法功能相似例)全部用为连词。下面是其用例:的则进行比较,考察当时它们的用法及语法功能。(8)闻笑声,则羴如也斯喜;闻歌谣,则陶如也斯运用出土文献进行语法方面的研究,其可信度是不奋;听琴瑟之声,则悸如也斯叹;观!赉#!武#,则齐如言而喻的。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性自命出#简24~26)一、斯、此(9)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猷,猷斯舞。古汉语中斯、此最

5、初应为指示代词,表近舞,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斯踊。指。后来二者又可用为连词,起连接作用,传世文献踊,愠之终也。(!性自命出#简34~35)中指示代词由指代的功能发展出连接的作用,最典(10)速,谋之方也,有过则咎;人不慎斯有过,信型的就是斯,而此用为连词的例子不是很多。矣。(!性自命出#简49)(1)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庄子∀逍遥(11)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性自游#)命出#简51)(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12)凡人伪可恶也,伪斯忞矣,忞斯虑矣,虑斯矣!(!论语∀里仁#)莫与之结矣。

6、(!性自命出#简48)收稿日期:20080625作者简介:张钰(1970),女,河北黄骅人,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104∀(13)生民斯必有夫妇、父子、君臣。(!六德#简裴学海先生在!古书虚字集释#中云:此,犹则42)也。并举例说明:!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诚在(14)天形成人与物,斯理。(!语丛(三)#简17)其中,此见于外。孔氏补注曰:∃此犹斯也。%按∃斯%斯主要集中在!性自命出#一篇中,斯从功亦∃则%也。能上具有连接作用,和连词则功能相同,而与指示郭店楚简简文中此也具有相似的连接功能,代词所具有的语法功

7、能完全不同。我们注意到上述但此在!郭店楚墓竹简#中主要用为指示代词表近例子中的斯不能换作则,如例(8)用斯替换指,其作为连词的用例仅有12个(详见下文)。以下则,则替换斯就会变成这样的句子:闻笑声,是此用为连词的用例:斯羴如也则喜;闻歌谣,斯陶如也则奋;听琴瑟之声,(20)六者各行其职而犭山无由作也。观诸!诗#、斯悸如也则叹;观!赉#!武#,斯齐如也则作;观!韶#!书#则亦在矣,观诸!礼#、!乐#则亦在矣,观诸!易#金!夏#斯免如也则敛。不难看出,例(8)中的连词斯!春秋#则亦在矣。亲此多也,日此多也,美此多也。和

8、则互换之后不符合当时的语法规范。(!六德#简24~26)斯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