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三教合一_概念的历史钩沉

_三教合一_概念的历史钩沉

ID:5269418

大小:324.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_三教合一_概念的历史钩沉_第1页
_三教合一_概念的历史钩沉_第2页
_三教合一_概念的历史钩沉_第3页
_三教合一_概念的历史钩沉_第4页
_三教合一_概念的历史钩沉_第5页
资源描述:

《_三教合一_概念的历史钩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11期哲学研究“三教合一”概念的历史钩沉张雪松(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摘要]三教合一常被当今学者用来总结唐代之后中国思想史发展的整体趋势,但三教合一这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少出现,只是到了晚明才得到较为普遍的使用。美国学者卜正民认为在元代合三教为一观念的出现,是当时思想文化界普遍宽容气氛的反映,更为重要的是那时的汉族人必须对来自草原的蒙古统治者解释什么是汉族文化。与此同时,宋元道教内丹派的兴起,也出现了三教一致的思潮,主要表现在宗教修行实践层面的三教合一,晚明心学的兴起,对致良知功夫的追求,将这一层面的三教合一推向高潮,并进一步刺激和

2、引发了吸收三教理论资源与实践经验的各种功法教门的兴起,主张三教合一的民间宗教“三一教”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本文最后探讨了用三教合一概念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与可能面临的难题。[关键词]“三教合一”;阳明心学;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对话[中图分类号]B2;B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11-0024-06清文献中;“三教合一”这一术语的使用,相比而言一、引言则更少,基本上都在元代以后,“三教合一”之称在整个《四库全书》中只出现过八次,且全都是在元[2]近代学者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时,“天代以后。”现在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哲学家,几乎人合一”是常

3、常被提到的论题。例如上世纪60年没有一人认真地讨论过“三教合一”这个概念,对代初刘节先生在大陆发表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三教合一”进行过最系统论述的是晚明民间宗教人合一”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批判;教派“三一教”的创始人林兆恩。90年代初钱穆先生生前撰写的最后一篇文章《天“三教合一”是非常宏大的概念,很难做细致人合一论———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的理论阐述,这可能是古代哲学家很少有精细化更是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刘笑敢教授对于“天人合论述的重要原因。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的“老子化一”历史概念及学者的研究,有过十分详细的总结胡”说开始,晋唐间三教关系的讨论很多

4、,调和三[1]论述。教矛盾,特别是从外在社会功能角度调和三教矛与“天人合一”类似,“三教合一”也是近代学盾的努力一直存在,例如三教鼎立、同归于善,等者常常用来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概念,“三教等。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认为儒释道三教具有内合一”甚至成为当今学者们撰写中国宗教史、中国在的统一性,这种“三教合一”确实是在晚明开始哲学史宋代之后章节最常见的写作模式。刘笑敢彰显。不过后者也经历了宋元的长期酝酿,下节尝先生曾经感慨于“天人合一”这个术语在中国古代试对此进行三方面的梳理讨论。文献中出现的次数甚少,只有330余处,且多在明[作者简介]张雪松(1980-),男,北京人,中国

5、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博士。24哲学研究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11期二、“三教合一”概念的酝酿与发展才复兴了这一观念。卜正民教授的观点值得重视。蒙古统治者不1.元代作为统一的汉民族文化特征的三教一像以往前朝以儒家为尊,亦向全真高道、佛门高僧致观念咨询修身治国方略。陶宗仪《辍耕录》的记载多有美国著名的明史学家卜正民教授曾经对三教所本,《三教一源图》恐系在社会上已经流传,而陶关系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在元代最早出现了关于氏加以整理记录;当时社会上流传的这类三教图三教一致的论述,虽然当时还没有形成晚明特有恐不止一种,如

6、牧常晁《玄宗直指万法同归》中收的“三教合一”这一术语,但是却有很多近似的论录《三教同元图》。《辍耕录》中所录《三教一源图》述,比如“三教归一”、“三教一源”、“三教同源”、浅显易懂,可用于向蒙古统治者或普通民众“言简“三教一教”等,虽然这些术语最早出现的时间还意赅”地解释汉族文化传统,特别是修身功夫。不能确定,但在元代之前都没有过这些术语的使陶宗仪《辍耕录》载:“孛木鲁翀子翚公在翰林[3]15-16用。元人为金代学者李纯甫(1185-1231年)时,进讲罢,上问曰:‘三教何者为贵?’对曰:‘释如所作传记写到他“合三教为一”;刘谧在1324年写黄金,道如白璧,儒如五谷。’上

7、曰:‘若然,则儒贱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三教可合而为一”;儒家学者邪?’对曰:‘黄金白璧,无亦何妨?五谷于世岂可一[6]陶宗仪在1366年出版的著作中使用了术语“三教日阙哉!’上大悦。”这段话虽然是赞扬儒家,但[3]17一源”(三教一源图)。亦说明在元代统治者心目中儒家在三教中地位实除了卜正民教授所举诸例,“三教一理”,“三大不如昔,这就为合三教为一提供了可能性。李纯教一贯之道”也是元代常见的术语,元代全真教道甫《鸣道集说》、刘谧《三教平心论》多述宋儒言行,士李道纯的《中和集》对此有非常深入的论述,宋而加以反驳,基本上是站在佛教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