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模仿_与_再现_新读_杨向荣

_模仿_与_再现_新读_杨向荣

ID:5267524

大小:188.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_模仿_与_再现_新读_杨向荣_第1页
_模仿_与_再现_新读_杨向荣_第2页
_模仿_与_再现_新读_杨向荣_第3页
_模仿_与_再现_新读_杨向荣_第4页
_模仿_与_再现_新读_杨向荣_第5页
资源描述:

《_模仿_与_再现_新读_杨向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SocialSciencesinYunnanNo.3“模仿”与“再现”新读杨向荣(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模仿”强调主体与外在世界的吻合,它奉行一种客观主义原则;而“再现”则注重主体对外在世界的选择,它奉行一种主观主义原则。在“模仿说”那里,主体性处于一种缺席状态;而在“再现说”那里,主体性则处于一种在场状态。若将“模仿”与“再现”视为一个总体性的美学原则,其存在有合理性,也有非合理性。关键词:模仿;再现;新读中图分类号:B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

2、8691(2009)03—0123—06模仿(Mimesis)和再现(Representation)是西方美学史国学者安妮·谢泼德在《美学:艺术哲学引论》中也同样将上最早关于艺术的定义,也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模仿与再现都置于模仿的名目之下。的美学原则,根据布洛克的研究,模仿这个概念在近2000从概念的出现来看,模仿说主要盛行于古希腊时代,年的时间内,不仅支配着西方艺术哲学,而且支配着其艺随后,模仿说因为其太注重外在世界的先决性而受到质疑术批评与艺术实践。而再现与西方最古老的模仿理论一脉并逐渐地衰落下去,而强调主体性原则的

3、再现说则迅速崛相承,是西方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艺术概念[1](P39)。起,并发展成为一时蔚为大观的现实主义思潮。从概念的一般认为,模仿与再现在内涵指向上有重合之处,如内涵来看,模仿说更多强调与外在世界的吻合,它奉行一都强调要对外在现实进行真实的反映,都强调以外在世界种客观主义原则;而再现则注重主体对外在世界的选择作为参照物。布洛克在《美学新解》中,将模仿与再现置于上,它奉行一种主观主义原则。如果说,在“模仿说”那里,再现名目之下。塞尔登在《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主体处于一种缺席状态,那么在“再现说”那里,主体则处在》一书中

4、从“想像性再现”、“模仿与现实主义”、“自然与于一种在场状态。在本文中,笔者拟先对这两个概念稍加真理”和“语言与再现”等几个方面对再现理论展开了分析辨析,然后再从总体的层面对这两个概念命意的合理性与与讨论。塞尔登没有对模仿与再现加以区分,因而柏拉图非合理性展开分析。的“模仿说”很自然地被塞入了“想像性再现”之中。与布洛克和塞尔登相对,英国学者哈利威尔则以模仿说来统率再一现与模仿。哈利威尔在《模仿论美学》一书中认为,模仿一词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视觉上相似(包括形在西方美学史上,模仿这个概念最初并不包含再现之象化的艺术

5、作品);第二,行为上的仿效模仿;第三,扮演,意。只是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才慢慢地具有了真实地再现包括戏剧演出;第四,作为有意义的或表现性的声音结构客观世界之意。据波兰美学家塔达基维奇的考证,模仿的的语言或音乐制作;第五,形而上学的符合[2](P15)。另一位英最初含义是指巫师所表演的祭祀节目舞蹈、音乐与唱诗,收稿日期:2008-02-20作者简介:杨向荣(1978~),男,湘潭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23尚未包括雕塑、戏剧等视觉艺术。一直到公元前6世纪到沿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深入下去,我以为,模仿前5世纪,模

6、仿的含义开始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美学主要强调艺术与外在世界的吻合,在模仿说那里,主体被术语,开始表示人类对外在世界的再创造,并突出了对外压制在一个毫不起眼的位置,而主体性也受到了前所未有在世界的再现之意[3](P361~362)。的遮蔽,人们在模仿活动中看不到鲜活的主体,看到的只模仿这个概念在古希腊相当流行。其最初的提出者当是客观的外在存在物。因此,模仿虽然与再现一样,也反映属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德谟克利特。而对了艺术与现实的对应关系,但这种反映却有着很大的局限这个概念展开深入阐释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性

7、。在模仿说中,艺术家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他们不过是从其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心中有三个世界:跟着现实后面的亦步亦趋的“奴仆”,他们的角色恰似镜子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理式世界是柏拉图心中一般,只是虚空的、被动的纪录者,自己一无所有。进一步的真实世界,是属于神的世界。而现实世界是对理式世界延伸开来,我以为,在模仿说中,艺术品以及艺术的表现力的模仿,艺术世界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即是对模本的也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外在世界是惟一的评判标准,模仿模仿。所以,艺术作品是模本的模本、影子的影子,“和自然的水平高低一切以是否与

8、外在世界吻合的程度为依据。从隔着三层”,“和真理也隔着三层”。柏拉图还以“镜子”来比这个层面来说,可以认为,模仿使主体成为了一个缺席的喻模仿的本质:“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你就会马上不在场者,也使模仿说从一诞生就有着与生俱来的缺憾。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