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608357
大小:788.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4-11
《外国学生汉字学习的认知与策略整理兼谈汉字教学的建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外國學生漢字學習的認知與策略整理兼談漢字教學的建議發表者:管韻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1stCaliforniaConferenceonChinesePedagogyJuly5,2008,ChapmanUniversity研究動機學習者對學習策略的使用,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之一。語言習得理論認為,學習者的學習策略可以促進第二語言的內化、存儲、提取或使用(秦曉晴,1996)。在漢語教學的四大領域中,漢字的教學,往往較容易被教材或教師忽視,但對漢語學習者而言,漢字又是最困難的一環。既然如此,身為教師
2、者,若能幫助學生發展漢字的識別技能或閱讀技能,將可有利於漢字教學。問題意識文獻中,外籍生學習漢字的策略主要為何?學生常用的策略模式─漢字的圖象性及漢字的理據性,該如何兼顧與取捨?漢字的學習策略是否和學生的漢字文化背景及漢字水平高低有關?教學方式如何從學習策略的觀點考量,進而作有序的安排?研究方法與範疇方法:文獻整理範疇:評估文獻中漢字學習策略的調查方式探討不同程度、背景與學習策略的關聯。探討漢字的圖象性、理據性與漢字學習的關係。從學習策略的觀點來給漢字教學做具體的建議。McGinnis(1995)→問
3、卷自評調查發現大多學生皆認為「機械重複」和「編造故事」能夠有助於他們記住漢字。Ke(1998)→問卷「學習策略的相對有效性」除了重複書寫之外,「部件歸納」也是學生認為有效的策略。江新,趙果(2001)→科學性的量表制定量表更具信度,結果與McGinnis並無太大差異。→上述三項調查,集中在同一程度的考察漢字學習策略的文獻探討Ⅰ問卷調查(自評)McGinnis(1995)機械重複,編造故事問卷調查(學習策略相對有效性)Ke(1998)機械重複,部件歸納學習量表江新、趙果(2001)重複策略,字形策略母語
4、背景與學習策略的關係(江2000)漢字圈:音義策略應用策略非漢字圈:字形策略(編造故事)複習(重複)策略漢字學習策略的文獻探討Ⅱ葉德明(2000)→12位不同國籍不同程度的外籍生高級學生更擅於作形音的結合。怕:心裡害怕,臉色發白勤寫對高級學生來說仍舊重要。筆劃順序:字形筆劃肌譯碼曾金金(2000)→18位德國留學生初級→翻譯、字卡高級→拆字(形音識別策略)和重複練習漢語程度與學習策略的關係高級程度的學生傾向使用更多綜合性的學習策略,包括寫與拆字策略。初、中級的學生則偏向重複書寫與編造故事的模式。→編造
5、故事或圖象式的策略是否真的有效,與漢字的理據性是否衝突?漢字的理據性,表現在漢字部件、字音和字義之間的聯繫。李祿興(2003)說:「漢字的理據性,不僅僅指現代漢字是否合乎『六書』,還指作為一套記錄漢語的符號系統,漢字跟語言成分之間是否具有某種聯繫。圖象學習測試成效(洪慧燕2005)受試對象:未受過華文教育的美國大學生為實驗對象,做了圖象學習法和傳統學習法的記憶測試比較。經由圖象處理的漢字,存在腦海的記憶比較久,而且受試者也有比較高的答對率。但傳統學習法的學生,如果在這段期間內反覆練習的話,當然成效也是
6、可與圖象組並駕齊驅的。圖象學習法的負面因素:比方獨體「象形字」本來就是從物象延伸,實體性較強;「會意字」和「形聲字」仍可以將部件兜合組成含意,但形聲字必須建構在形符、聲符的體系上,要用圖像來編造故事也相當費工。並非每一個學生都適合運用圖象式的編造故事法與其花時間去編造故事,還不如依賴傳統的機械書寫,而且對於漢字文化圈的學生來說,漢字的形體並不陌生,李俊紅(2005)發現華裔學生對於漢字部件已經有較固定的抽象引申了,所以不必再用圖象來教學。漢字理據性王建勤(2005)則採「漢字構形」或「構形意識」來稱呼
7、,研究美國學生在漢字識別中,是否存在結構的類型效應,漢字的結構方式對整字的認知加工是否有其影響。受試者若是拒絕假字的反應時間長於非字的,就說明了漢字的理據性(正字法)對識別的影響。例如把「加」字的左右部件顛倒,只是成為假字,因為漢字中,口字部還能放在漢字的右邊;但當「江」字的左右部件顛倒過來,就成為非字,因為三點水的形旁絕不可能出現在漢字的右邊。這種構形理據的辨識,其實就是一種學習中的內隱假設,若學習者能好好善用此假設,就形成了外顯的學習策略了。漢字文化圈V.S.非漢字文化圈心理認知差異漢字文化圈→漢
8、字理據性非漢字文化圈→因聲求義張曉濤(2005)考察了非漢字文化圈學生的認讀偏誤,點出不少學習者在應用漢字理據性時,容易過渡泛化或混淆的項目,值得學習者做為使用部件策略時的提醒。非漢字文化圈學生易因字義相同或相近而導致偏誤,尤其是雙音節並列式合成詞時,容易把其中的一個字讀寫成另外一個字。如把「學習」的「習」讀成「學」,「游泳」的「泳」讀成「游」。原因:教學形式和認知心理→詞本位過分依賴聲旁表音的特點,也會產生偏誤。即使形聲字占常用字的80%左右,代表聲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