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讲义-1.doc

《幼儿园课程》讲义-1.doc

ID:52569430

大小:8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8

《幼儿园课程》讲义-1.doc_第1页
《幼儿园课程》讲义-1.doc_第2页
《幼儿园课程》讲义-1.doc_第3页
《幼儿园课程》讲义-1.doc_第4页
《幼儿园课程》讲义-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园课程》讲义-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目录结构:第一节 课程概述2一、课程的定义2(一)课程的词源21.课程22.curriculum2(二)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2(三)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21.学科(领域)维度22.经验维度33.目标维度34.计划维度3二、课程理论3(一)课程理论的构建3(二)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31.课程的价值取向32.一元化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33.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3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4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概述5一、幼儿园课程的特点5二、幼儿园课程的要素55第一节 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定义  对于课程,存在着许多种定义。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

2、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念。(一)课程的词源1.课程课程对课程的词源作一追溯,可以发现中文中“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宋代学者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运用课程一词,其课程的含义与当今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已经相接近。2.curriculumcurriculum在英语中,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urrere”,用名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跑道”即“学程”(courseofstudy),课程的含义是为儿童设计学习的轨道。用动词形式解释该词的词义,“奔跑”即“学习的过程”,课程的含义是儿童对自己学习经

3、验的认识。(二)课程本质内涵的多元限定  在探讨课程本质内涵时,学者们所持的哲学观、社会学观等各不相同,对课程本质的理解自然各异,从而导致对课程本质内涵的限定出现诸多歧义的现象。(三)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  课程的定义种类繁多,将其归类,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维度界定课程的定义:计划维度课程定义目标维度经验维度学科(领域)维度51.学科(领域)维度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的科目,这在历史上由来已久,如我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中世纪初的欧洲,学校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等七艺,而西方现代学校的课程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来的。

4、  学科课程注重学科科学体系,并根据学习者的发展特征和认识水平编制教材,让学习者进行“系统的”学习。这种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2.经验维度经验维度界定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也叫做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的基本着眼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3.目标维度以目标的维度界定课程,起源于博比特、查特斯的课程工学,后经泰勒等人的发展,将课程看作是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4.计划维度将课程定义为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二、课程理论  课程理论是研

5、究课程的专门理论,是教育学理论的一个下位理论。(一)课程理论的构建  课程理论是着重地说明学校课程中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通过指明它的发展、它的使用和它的评价来说明学校课程的含义。(二)课程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1.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课程中的各种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将课程看成是手段还是目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为儿童提供的各种学科本身并不存在自身所谓的内在价值。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课程本身就是目的,课程具有内在的和固有的价值。2.一元化课程与多元文化课程  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

6、”,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人口的流动等因素使多元文化的影响"注入"课程和活动设计之中,在批评一元化课程的基础上多元文化课程发展起来。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课程要能体现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尊重各种文化的同时,要将主流文化与少数族群的文化能够整合成一体。3.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分科课程,又称科目课程,指的是根据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教学科目。分科课程将科学知识加以系统组织,使教材依一定的逻辑顺序加以编排,注重儿童在

7、学习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5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者各自的长处正是对方的弱点。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  隐性课程则是无计划的、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隐性课程则主要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得到的知

8、识、态度和价值观;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东西。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