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探究题汇总.doc

《论语》探究题汇总.doc

ID:52567752

大小:4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28

《论语》探究题汇总.doc_第1页
《论语》探究题汇总.doc_第2页
《论语》探究题汇总.doc_第3页
《论语》探究题汇总.doc_第4页
《论语》探究题汇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语》探究题汇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语》探究题整合第一课《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政主张第二课《克己复礼》:孔子的礼治主张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第五课《仁者爱人》:孔子的人生价值观第六课《君子之风》: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第八课《周而不比》:孔子的交往观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孔子的教育观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师生关系第十三课《沂水春风》:礼乐治国第十四课《中庸之道》:孔子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再将《论语》探究题专题整合如下:(一)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二)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

2、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四)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五)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朱熹的《论语集注》把它释为“各得其分”(不同等级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你认为有没有道理?这和《说文解字》“均,平”的解释矛盾吗?(六)你认为孔子说的“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七)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克己复礼”相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八)宋儒说克

3、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九)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十)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十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3.22章),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十二)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

4、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十三)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十四)“鄙夫可与事君”章,“夫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而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十五)5.17章“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指晏子所交

5、之人。请联系4.26“事君数”章和12.23“子贡问友”章,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十六)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都应该有哪些表现。(十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内涵深邃,充满哲学智慧。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十八)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十九)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深表赞同?(二十)曾点对暮春出游的描绘,色调明丽,情绪欢快,生趣盎然,试想象具体情景,说说你的感受。(二十一)《沂水春风》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

6、写出了不同人物的风貌,又点染出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二十二)“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作“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二十三)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参考答案】(一)可以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二)因材施教——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如11.22章是讲在个人品性修养方面的因材施教,11.3章是讲在个人发展方向上的因材施

7、教:如19.5章子夏比较偏向于具体知识的研习,孔子把重视道德修养视为好学,而子夏却把钻研具体知识视为好学,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孔子针对子夏这种偏向提醒他:“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些都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表现。(三)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述而不作——①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

8、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②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