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PPT.ppt

交通枢纽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PPT.ppt

ID:52566733

大小:916.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4-10

交通枢纽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PPT.ppt_第1页
交通枢纽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PPT.ppt_第2页
交通枢纽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PPT.ppt_第3页
交通枢纽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PPT.ppt_第4页
交通枢纽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交通枢纽重载高速铁路站场设计与改建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篇重载高速铁路站场第一章 重载列车的站场改建与车站布置第一节 重载列车运输方式发展重载运输(heavy-loadtransport)是大力提高列车重量的积极有效措施。对铁路技术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改革运输组织方法,在一些线路上实行重载运输,是现阶段扩大运输能力的重大技术措施。由于每一条铁路线路和区段能力紧张程度及可能采取的加强措施并不相同,应当根据机车车辆、线路设备条件和货物运输要求,采取不同类型的重载列车运输方式。一、单元式重载列车将机车和车辆固定编组,组成一个运输单元,运输固定品类的货物,在装车地和卸车地之间循环往返运行。运输过程中没有改编作业,在装卸地点机车不摘挂,

2、不停车地徐行进行装卸作业。二、整列式重载列车整列式重载列车到、解、编、发、取、送、装、卸和机车换挂作业与普通货物列车完全一样,只不过牵引重量有显著提高,达到5000t及以上。这种重载运输方式只要求部分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延长至1050m,是我国大部分繁忙干线目前发展重载运输的主要方式。三、组合式重载列车组合式重载列车由两列或两列以上开往同一方向的普通货物列车合并连挂而组成的列车,本务机车分别挂在列车的头部和中部。这种列车除了常规作业,还要进行列车的组合与分解。只有在施工地段以及区间通过能力接近饱和的困难区段上,才根据实际需要开行。它要求少数中间站的部分线路和技术站、装卸基地站及

3、其前、后方车站的个别线路需要延长,以适应列车越行、会让、组合和分解的需要。第二节 开行整列式重载列车的站场改建一、中间站改建为了满足重载列车要求,必须将中间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延长至1050m,以满足重载列车待避旅客列车的需要。1.改建要求(1)中间站改建的车站数量可根据重载列车和旅客列车的数量确定。(2)上、下行都开行重载列车的区段,在地形条件允许时,上、下行重载列车的待避线应尽可能设在同一中间站上,以便于管理,提高利用率。(3)区段内只需部分中间站延长站线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没有货场或专用线接轨的中间站上进行改造,以节省工程费用。(4)开行重载列车中间站的改建,应尽量选择可以向

4、车站一端延长线路的横列式布置图(图8-1-1)。优点是运营后车站作业集中,便于管理。改建时道岔拆迁少,施工附加费用低,节省基建投资。(5)选择中间站时,应考虑为重车方向停车的重载列车起动创造有利条件,延长的到发线有效长范围内的平均坡度,必须保证列车起动以及机车单独控制阀能控制住列车的条件。延长到发线部分的曲线半径应按规定标准,尽量向直线或曲线转角小的一端延长。2.布置图形图8-1-1为开行重载列车的双线横列式中间站布置图。该图是利用位于凸形断面上的中间站向车站一端延长改建而成。如中间站位于凹形断面上,则到发线应向A方向延长,以保证重车方向的重载列车具有顺利起动的条件。在开行重

5、载单元列车运送单一货物品种的重载专线上,旅客列车及零摘列车对数很少时,对于新建的横列式中间站,可将中间站台设在站房对面的到发线外侧,以减少站场路基宽度,节省用地和土石方工程量。二、技术站的改建(1)充分利用既有设备,一般不变更站型结构。(2)尽量少改动车站咽喉和驼峰线路。根据既有设备及当地地形、地物情况,在车站的一端咽喉延长站线。例如单向三级三场编组站延长站线时,一般要保持调车驼峰不动,到达场向区间一端延长,调车场向出发场一端延长。困难时可将调车场尾部咽喉与出发场进口咽喉合并,出发场向区间一端延长,如图8-1-2所示。(3)合理确定延长站线的数量和范围。(4)保证延长的站线有

6、良好的纵断面,以利重载列车的起动。(5)尽量减少施工对运营的干扰。三、重载列车换重作业方案的选择1.到达场作业方案。重载列车接入到达场后,利用驼峰机车摘下减轴车组,将其放在到达场另一线路。减轴后的非重载列车进行技检,挂本务机车后,自到达场往非重载线出发。非重载列车接入到达场后,驼峰机车将到达场另一线路上事先准备好的加挂车组挂上。加轴后的重载车列进行技检,挂本务机自到达场发出。这种作业方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到达场专门拨出两条线供换重作业用;其二,到达场进口咽喉应修建约300m的牵出线供换重车组转线用;其三,到达场应设置通往有关线路的通路及出发信号。这种方案加挂车组需从峰下

7、调车场拉上来,作业时间较长,严重影响驼峰的解体能力,故三级三场编组站一般不宜采用。2.编发场作业方案。在调车场外侧设有编发线的编组站,重载列车接入到达场后,驼峰调机将其推往编发线。。。。。。3.出发兼通过场作业方案。重载列车接入通过场后,尾部调机摘下减轴车组,将其放在通过场另一线路。。。。。第三节 重载单元列车装卸地车站布置图重载单元列车从装车地至卸车地的技术作业流程对装车地及卸车地车站的布置图及装、卸系统的配置有直接影响。以运煤专线为例,说明作业过程。重载单元列车由始发技术站将空车送至装车地,在装车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