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36526
大小:1.3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4-09
《疼痛的基本病理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疼痛的基本病理生理知识随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疼痛科罗君疼痛基础理论疼痛的定义国际疼痛学会(IASP,1979)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是主观性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早期就通过损伤的经验学会了表达疼痛的确切词汇。是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感觉。疼痛的产生有害刺激压力热化学电组织损伤介质释放氢和钾离子,神经递质,激肽,前列腺素刺激伤害感受器通过传入通路传达到中枢神经系统致痛物质1、组织损伤:缓激肽,前列腺素,5-羟色胺,组胺,乙酰胆碱,三磷酸腺苷,钾离子,氢离子等2、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物: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甘丙肽,胆囊收缩
2、素,生长抑素3、交感神经释放物:神经肽,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代谢物等4、神经营养因子5、血管因子:一氧化氮,激肽类,胺类6、免疫细胞产物: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阿片肽伤害性感受器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毛发、指甲)形态学上是游离或未分化的神经末梢,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痛觉的传递纤维传导纤维:神经纤维根据其直径大小和电生理特征分为A类、B类、C类。其中Aδ纤维和C纤维传导痛觉Aδ纤维兴奋阈值低,传导速度快,主要传导快痛C纤维兴奋阈值高,传导速度慢,主要传导慢痛痛觉传导束脊髓丘脑束脊髓网状束脊髓中脑束脊髓颈核束脊髓突触后纤维束脊髓旁臂杏仁束脊髓旁臂下丘脑束脊髓
3、下丘脑束痛觉中枢皮层下中枢:丘脑、下丘脑以及脑内部分核团和神经元。整合、调控、感知大脑皮质:312感觉区和边缘系统。感觉分辨和疼痛反映的最高级中枢疼痛传导通路疼痛产生过程疼痛形成的神经传导基本过程可分为4个阶梯。伤害感受器的痛觉传感(transduction),一级传入纤维、脊髓背角、脊髓一丘脑束等上行束的痛觉传递(transmission),皮层和边缘系统的痛觉整合(interpretation),下行控制和神经介质的痛觉调控(modulation)疼痛机制学说疼痛的特异性学说闸门学说闸门学说在脊髓背角存在一种调控疼痛的闸门机制。疼痛的产生取决于因刺激而兴奋的传入神经纤维种类和
4、闸门的开放状态。粗纤维兴奋可激活T细胞(脊髓背角上行脑传递细胞)及SG细胞(背角胶质细胞)闸门关闭,阻碍冲动通过,减弱或消除痛觉。细纤维兴奋抑制SG细胞,失去对T细胞的突触前抑制作用形成闸门开放。进入闸门前尚可通过中枢的调控机制、下行性控制系统关闭闸门。闸门控制学说NNN+-PainfibreSensoryfibreAscendingpain‘C’DescendinginhibitionPainSensationDescendingfacilitation-N疼痛的分类浅表痛伤害性刺激所致的皮肤粘膜痛。特点为定位明确、呈局限性,多为针刺刀割样锐痛,产生肌肉活动。深部痛韧带、肌腱、
5、关节、筋膜、胸腹膜、内脏等部位产生的疼痛。多为定位不精确的钝痛,疼痛可有放散、或出现感觉过敏区。神经性疼痛可发生于神经系统任何部位的病损。烧灼样、剧烈弥散持久,可有痛觉过敏、异样疼痛等。心因性疼痛属精神性,可伴有焦虑、忧郁、恐惧等,值得注意。疼痛的分类1、周围神经痛●体神经痛:以快痛为主,多为阵发性锐痛,疼痛及压痛位置较固定。表浅而界限清晰的局部痛或放散痛。●交感神经性疼痛:慢性钝痛为主,持续性难忍的烧灼样疼痛或压迫性痛。位置深在不固定。精神、情绪状态对疼痛影响较大。如CRPS、内脏痛、周围血管性疼痛。2、中枢神经痛脊髓、脑干、丘脑、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痛觉传导路受损引
6、起的疼痛。临床典型为丘脑痛,主要因脑血管疾病损害丘脑所致。疼痛的分类1、短暂性疼痛:一过性疼痛发作,由轻微损伤刺激引起,持续时间短暂。2、急性疼痛:急剧发病,持续时间短,也可呈持续状态。常有较明显的损伤存在。3、慢性疼痛:发病缓慢或由急性疼痛转化而来持续时间长,亦可呈间断发作很多慢性疼痛查不出明显的损伤疼痛的伴随症状疼痛运动受限有所缓解肌肉紧张睡眠休息不安疼痛导致活动减少日常活动受限慢性迁延疼痛障碍硬化无法工作无用/残疾临床疼痛的常见病因直接刺激机械性●外伤跌打损伤、车祸等。●医源刺激手术、注射、检查等。●压力变化组织器官、腔隙间隔的内外压改变。●肌张力异常消化道痉挛。●牵引移位
7、物理性冷、热、光、电等。化学性酸碱、有毒气体、药物。生物性毒蛇、蜂、蚊蝇昆虫等生物毒素。炎症几乎存在于所有疼痛发生过程●感染性炎症●无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所导致的疼痛占临床疼痛的绝大多数,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缺血缺血与慢性疼痛相关是很多疾病的主要致痛原因之一常见的疾病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动静脉栓塞、脉管炎、雷诺氏综合症等其他代谢性原因: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痛风生理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血管性头痛免疫功能障碍: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运动系统退行性变:在所有慢性疼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