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对策

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对策

ID:5253145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7

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1页
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2页
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3页
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4页
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生儿PICC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研究和护理对策  【摘要】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即PICC,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为了保障危重新生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静脉通道,延长PICC留置时间,我科对2009年2月——2012年6月60例PICC置管患儿导管留置时间长短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关键词】PICC;留置时间;相关因素;护理对策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具有操作简单,保留时间长,感染率低,不限制输注液体渗透压等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进以来,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日益广泛[1],目前,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也得到广泛应用、推广,是为新

2、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危重新生儿建立持久通畅的静脉输液通路的有效方法[2],PICC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而且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我科对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60例PICC置管患儿进行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提高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本组患儿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体重0.6-2.35kg,出生时胎龄26-34周,经贵要静脉穿刺45例,腋静脉穿刺8例,肘正中静脉穿刺1例,颞浅静脉穿刺2例,股静脉穿刺1例,大隐静脉穿刺3例。1.2材料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的PICC导管。1.3

3、方法经患儿家长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医嘱由取得PICC资格认证的护士进行操作,操作方法按PICC穿刺置管操作规程进行[3],准确测量置入长度及双侧臂围或腿围,在无菌操作下进行PICC,将患儿置于预热好的辐射台上,患儿平卧,消毒穿刺侧肢体,身下铺无菌治疗巾,身体表面铺无菌孔巾,达到操作的最大无菌化,操作者戴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并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摆好患儿体位,持穿刺针直刺血管,将PICC导管沿导入鞘送入静脉,无菌贴覆盖,置入导管后须经X线摄片证实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2结果2.1留置时间3-62天,平均22天。2.2并发症的发生本组60例患儿均置管成功,其中导管

4、移位5例,堵管5例,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6例,未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3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3.1导管尖端位置6新生儿PICC液体外渗率与血管内径大小成反比,因此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应为上腔静脉[4],上腔静脉是人体中最粗的导管,血流量大,能很快稀释药物,不易造成外渗[5],导管尖端位置在锁骨下静脉,腋静脉与在上腔静脉相比留置时间短,非正常拔管率高,本组有5例新生儿PICC置管时,导管尖端在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导管尖端位置逐渐移位至腋静脉,使用不久引起液体外渗,导致PICC拔管,缩短了使用时间,因此置管时应尽量将导管尖端置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内,以减少留置期间导管移位导致液体外渗。对

5、策:①穿刺前准确的导管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是上臂外展90o,从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胸骨切迹,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间;②血管的选择:应首选贵要静脉,因贵要静脉直、粗,静脉瓣少,经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到达上腔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及腋静脉;③体位放置:送PICC导管时按要求患儿下颌尽量靠近穿刺侧肢体肩部,送导管不顺时,边用生理盐水冲管边推送导管,或在X线辅助下调整导管尖端位置至上腔静脉。3.2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无法再通是拔管的首位,临床工作中,长时间输注静6脉营养液,工作人员未正确冲管、正压封管,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或者哭闹,剧烈咳嗽出现反血未及时处理,液速≤3ml/h等都易堵管,导管出

6、现反血未及时处理引起的血凝性导管阻塞是引起导管堵塞的主要原因,本组有5例导管阻塞,4例处理后再通,1例未能再通,提前拔管,缩短了使用时间。对策:①注射泵输注液体,速度应>3ml/h;②输液间歇使用10U/ml肝素盐水封管;③及时更换液体,给予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④保持患儿安静避免烦躁,穿刺侧肢体避免频繁活动。3.3机械性静脉炎静脉炎是PICC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PICC静脉炎的发生以早期机械性静脉炎为主[6]主要是因为穿刺静脉细,速度过快,或反复穿刺,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输入刺激性药物,未遵守无菌标准原则,穿刺前未冲洗干净附于手套上的滑石粉等。本组病例出现6例静脉炎,5例经采取护理措施处理后

7、2-3天静脉炎消失,1例经处理后穿刺侧肢体仍肿胀,静脉走向条索状改变无明显改善给予提前拔管,缩短了使用时间。对策:①严格无菌操作,提高穿刺技巧,力争一次成功,送管速度宜慢,以减少对血管的不良刺激。②穿刺前冲洗干净附于手套上的滑石粉,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后的静脉炎的发生;③肢体置管后预防性应用喜疗妥,穿刺点远端肢体局部按摩,每日两次。3.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6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危害最大,有研究表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