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94154
大小:629.1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8
《组织培养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的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特性的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4卷第1期2014年1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PERl0DICALOF0CEANUNIVERSITY0FCHINA44(1):033~040Jan.,2014组织培养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的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特性的研究‘顾玲玲,张俊涛,刘岩,宫庆礼,李景玉”(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摘要:以组织培养间接获得的海黍子幼孢子体为实验对象,研究温度和氮、磷浓度对其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5~30℃范围内幼孢子体均可吸收N0r—N、NH≯一N和Pq—P。25~30℃下NH才一N的吸收显著高于10~15℃时
2、,而NO}一N和P0i一一P的吸收速率在实验温度下差异不显著。NO}一N、NH才一N和P0i—P的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出现在15、25和25℃。当氮浓度<3000,ug·L1时,幼孢子体均可吸收N(i—N和NH4+一N,且二者均呈现开放型吸收模式。当磷浓度<30肚g·L_1时,幼孢子体可吸收POi—P,且呈现饱和型模式。温度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显著。10~30℃范围内,富含氮磷组和去除氮磷组的特定生长率(SGR)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最大SGR(分别为19.58%·d-1和14.58%·d一1)均在25℃时取得;叶绿
3、素d、c的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氮、磷浓度对幼孢子体的生长影响显著。富含氮磷组的SGR、叶绿素口含量和叶绿素c含量分别在15~25℃、15~30℃和20~30℃范围内显著高于去除氮磷组。关键词:海黍子;幼孢子体;组织培养;营养盐吸收;生长;温度;氮、磷浓度中图法分类号:Q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174(2014)01—033—08海黍子(Sargassummuticum)隶属于褐藻门(Pha—eophyta)、褐藻纲(Phaeophyceae)、墨角藻目(Fu—cales)、马尾藻科(Sarga
4、ssaceae)、马尾藻属(Sargas—sum),是我国黄、渤海沿岸比较常见的种类,是北太平洋西部特有的暖温带性海藻,除我国外还分布于千岛群岛、萨哈林岛南岸和Et本沿岸[1{j。海黍子作为潮下带的马尾藻属海藻对于鱼类、贝类及蟹类等海洋生物的产卵、育苗和摄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同时,海黍子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医用价值和生态价值,它是生产褐藻胶的原料之一[5
5、,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菌活性[6加,并可以很好的吸附重金属[8-9]。为了保护其野生资源并满足栽培业发展的需求,海黍子人工育苗与栽培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6、10
7、。海黍子人工育苗与栽培的成败与环境因子对海黍子生长和成熟的影响密切相关。不同生长阶段的海黍子对于环境因子的需求不同,由海黍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海黍子幼体也被称为幼孢子体。Norton发现水温对海黍子幼孢子体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111;Steen研究了培养密度、营养物浓度及温度对海黍子幼孢子体生长和生存的影响[123;Hales等研究了温度、光照强度和盐度对海黍子幼孢子体的影响[”3;wei等研究了盐度和温度对海黍子成体铵吸收的影响[14I。关于海黍子的组织培养,Polne-Fuller通过研究得到了其深褐色愈伤组织细胞
8、,并成功分化成了正常的幼小植株[151,通过组织培养直接产生不定芽(从通常不形成芽的部位生出的芽)的方法在海蒿子、羊栖菜、任氏马尾藻中已见报道[16I。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获得海黍子不定芽的技术对于保护海黍子野生资源和人工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研究目前还未有报道。另外,水温及氮、磷浓度等环境因子对海黍子幼孢子体生长和成熟的影响与海黍子人工苗种与栽培的成败密切相关,但相关研究也未见报道。本研究首先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获得海黍子的不定芽,再将不定芽培养至成熟藻体,然后利用成熟藻体通过人工采苗获得幼孢子体。以该幼孢子为研究
9、对象,研究了温度和氮、磷浓度对其营养盐吸收和生长的影响,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也为利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海黍子的人工繁育提供了理论指导。1材料与方法1.1组织培养和幼孢子体的获得1.1-1海黍子不定芽的诱导和培养2011年9月16*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5008—3);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00132120023);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科研支持经费资助。收稿日期:2013—01—04;修订日期:2013—04—11作者简介:顾玲玲(1988一),女,硕士生,研究方向:
10、藻类生态学。E-mail:xiaobao.10ve@163.com÷*通讯作者:E-mail:qdlijingyu@OUC.edu.cn中国海洋大学学报日于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角(36。02’N;120。217E)沿岸潮间带石沼中采集海黍子,以其假根和茎为外植体,切除表皮并切至约2mm×1mm的规格后在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