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89530
大小:950.5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8
《池塘放养密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1期2014年2月大连海洋大学学报JOURNALOFDALIANOCEANUNIVERSⅡYV01.29No。1Feb.2014DOI:10.3969/J.ISSN.2095—1388.2014.01.010文章编号:2095-1388(2014)Ol一0045一06池塘放养密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任源远,温海深,李吉方,倪蒙,步艳,张墨,宋志飞,丁厚猛(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摘要:在水温为14~17℃条件下,将大规格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幼鱼(225.69g±32.
2、28g)随机放入9个四边形水泥池(池底面积为18.23m2)中流水饲养,分别设置5.5、8.0、11.0kg/m33个放养密度组,每组设3个平行,养殖试验共进行70d,观察并研究放养密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和摄食率等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O.05);试验期间,水体中的
3、溶解氧浓度随养殖密度的增大显著降低(P4、生长快、成活率高、病害少、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种类之一【2J。目前,施氏鲟已经成为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并且可以在海水中驯养,其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工繁育和用配合饲料对施氏鲟驯养的成功,其人工养殖规模逐年增加。施氏鲟的养殖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大面积放养口】,其中具有节能、高产和产品安全可控等优点的工厂化流水养殖已成为其主要的养殖方式。而在工厂化养殖中,养殖密度是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肌肉品质、摄食情况和养殖产量等的关键因素之一【4J。研究表明,不适宜的养殖密度可5、导致鱼类生长减慢、死亡率升高、免疫力降低和行为发生改变等[5巧J。而确定每个养殖品种和生长阶段最适宜的养殖密度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养殖效益07l。国内外关于鲟鱼养殖密度的研究多集中在稚鱼或小规格幼鱼阶段”圳,对大规格施氏鲟幼鱼养殖密度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中,结合生产实际,在流水池塘养殖模式下进行大规格施氏鲟幼鱼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池塘水质指标和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探讨流水池塘养殖模式下大规格施氏鲟幼鱼适宜的放养密度,以期为实际生产中施氏鲟幼鱼的合理放养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6、材料试验在山东鲟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进行,试验鱼为同一批卵孵化而成,体质健康,规格基本一致,施氏鲟初始体质量为(225.69±32.28)g,体长为(30.82±2.96)cm。收稿日期:2013-10—08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55)作者简介:任源远(1988一),男,硕士研究生。E-mail:ryyouc@163.com通信作者:温海深(1963一),男,教授。E-mail:wenhaishen@OUC.edu.cn大连海洋大学学报第29卷试验池为9个四边形水泥池,池底面积为18.23m27、,水深约45cm,每个水泥池设有一个由水阀控制的进水口和一个位于中央的出水口。试验用水为经曝气、沙滤、沉淀后的地下井水,水温为14~17℃,溶解氧大于8.0mg/L,pH为7.5~8.5,出水口流速控制在15.41IMmin左右。1.2方法1.2.1试验设计试验共设置3个养殖密度:LSD组(低密度组,每池200尾)、MSD组(中密度组,每池300尾)和HSD组(高密度组,每池400尾),相应的养殖密度分别为5.5、8.0、11.0kg/m3,每个密度组均设3个平行。试验于2012年4月6日开始放鱼,暂养待适应新环境后,开始正常投喂和测定各项指标,试验共进8、行70d。1.2.2投喂和采样试验期间投喂宁波天邦公司生产的鲟鱼配合饲料,根据鱼
4、生长快、成活率高、病害少、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中国现存鲟鱼中最具经济价值的优质珍稀种类之一【2J。目前,施氏鲟已经成为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并且可以在海水中驯养,其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随着人工繁育和用配合饲料对施氏鲟驯养的成功,其人工养殖规模逐年增加。施氏鲟的养殖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和大面积放养口】,其中具有节能、高产和产品安全可控等优点的工厂化流水养殖已成为其主要的养殖方式。而在工厂化养殖中,养殖密度是直接影响养殖对象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肌肉品质、摄食情况和养殖产量等的关键因素之一【4J。研究表明,不适宜的养殖密度可
5、导致鱼类生长减慢、死亡率升高、免疫力降低和行为发生改变等[5巧J。而确定每个养殖品种和生长阶段最适宜的养殖密度不仅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增加产量,提高养殖效益07l。国内外关于鲟鱼养殖密度的研究多集中在稚鱼或小规格幼鱼阶段”圳,对大规格施氏鲟幼鱼养殖密度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中,结合生产实际,在流水池塘养殖模式下进行大规格施氏鲟幼鱼养殖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池塘水质指标和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探讨流水池塘养殖模式下大规格施氏鲟幼鱼适宜的放养密度,以期为实际生产中施氏鲟幼鱼的合理放养和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1材料与方法1.1
6、材料试验在山东鲟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进行,试验鱼为同一批卵孵化而成,体质健康,规格基本一致,施氏鲟初始体质量为(225.69±32.28)g,体长为(30.82±2.96)cm。收稿日期:2013-10—08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3055)作者简介:任源远(1988一),男,硕士研究生。E-mail:ryyouc@163.com通信作者:温海深(1963一),男,教授。E-mail:wenhaishen@OUC.edu.cn大连海洋大学学报第29卷试验池为9个四边形水泥池,池底面积为18.23m2
7、,水深约45cm,每个水泥池设有一个由水阀控制的进水口和一个位于中央的出水口。试验用水为经曝气、沙滤、沉淀后的地下井水,水温为14~17℃,溶解氧大于8.0mg/L,pH为7.5~8.5,出水口流速控制在15.41IMmin左右。1.2方法1.2.1试验设计试验共设置3个养殖密度:LSD组(低密度组,每池200尾)、MSD组(中密度组,每池300尾)和HSD组(高密度组,每池400尾),相应的养殖密度分别为5.5、8.0、11.0kg/m3,每个密度组均设3个平行。试验于2012年4月6日开始放鱼,暂养待适应新环境后,开始正常投喂和测定各项指标,试验共进
8、行70d。1.2.2投喂和采样试验期间投喂宁波天邦公司生产的鲟鱼配合饲料,根据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