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卡孕栓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卡孕栓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卡孕栓配伍米非司酮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期妊娠时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136例早孕者女性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对照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结果:卡孕栓组完全流产,减少患者痛苦等方面有明显优势(P<0.01)o结论:卡孕栓配伍米非司酮终止早期妊娠具有减轻疼痛、方法简单、安全有效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卡孕栓;早期妊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图分类号】R16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1008-6455(2012)02-0394-01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流产有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由于人工流产中的人流综合征和负压吸引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所以现在一些患者选择药物流产,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流产方法服务于患者,是我们做医生的职责。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对136例孕早期患者应用药物流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1-般资料门诊自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随机选择孕7-12周136例就诊的要求流产的妇女,B超证实为宫内妊娠,无流产的禁忌证,无前列腺索使用禁忌证,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四项
3、、心电图检查均正常,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68例为观察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68例为对照组。1.2用药方法观察组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mg,48小时后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粒(0・5nig),1小时后再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孕栓1粒(0.5mg)o对照组当晚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次口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晚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第三日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o两组用药后均观察6小时。1.3结果评定(1)完全流产:妊娠物完全从宫腔排出。(2)不全流产:妊娠物部分从宫腔排出,仍有部分组织残留宫腔内。(
4、3)失败:服药后无反应,无妊娠物排出。2结果2.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药物流产效果观察组68例完全流产62例,流产率91.2%,不全流产6例,不全流产率8.8%,失败0例。对照组68例完全流产47例,流产率69.1%,不全流产14例,不全流产率20.6%,失败7例,失败率1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0.01)。2.3两组药物副反应比较观察组68例恶心呕叶.8例,占全部的11.8%,腹痛腹泻25例,占全部的36.8%,无反应的35例,占全部的,51.4%。
5、对照组68例恶心呕吐24例,占全部的35.3%,腹痛腹泻23例,占全部的33.8%,无反应的21例,占全部的30.92.4两组用药后孕囊排出时间观察组用药后4小时内孕囊排出的54例,4至6小时孕囊排出的9例,6小时后孕囊排出的5例。对照组用药后4小时内孕囊排出的38例,4至6小时孕囊排出的17例,6小时后孕囊排出的13例。3讨论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索药物,可竞争性地与孕酮受体结合,主要作用于蜕膜,使血管充血、水肿,从而使滋养细胞变性,导致体内HCG急剧下降,黄体溶解,蜕膜变性,同时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促使宫缩,同时
6、作用于宫颈,使之软化和扩张,有利丁胎儿及附属物排出[1]。卡孕栓系前列腺素的衍生物,卡孕栓放入阴道后穹隆,通过黏膜吸收很快,作用于子宫的平滑肌引起收缩,同时还有抑制宫颈胶原合成酶的作用,使胶原纤维的合成下降,宫颈软化并扩张[2],卡孕栓能引起子宫肌纤维收缩,诱发类似牛理性的了宫收缩,引起宫缩后,可直接或间接地减少了宫血流量,使胎儿-胎盘功能受损害,减少孕酮与雌激素的分泌,更使子宫进一步从抑制中解脱,而增加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宫缩节律逐渐增高,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米索前列醇也属于前列腺素的衍生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
7、是最为传统的药物流产方法,但是米索前列醇用药后副作用明显,使得应用有一定的弊端。本次观察显示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终止7-12周妊娠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且孕囊排出时间短、副作用轻,用药安全,且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出血几率,给医务工作者带來帮助,给患者带來方便、安全。但是药物流产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必须在有急救条件和技术设备的医疗单位进行,确保用药安全有效[3]。所以,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终止7-12周妊娠有效果好,成功率高等优点,能很好的在临床广泛使用。参考文献:[1]王晨红•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
8、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67.[2]程利南•前列腺索与抗早孕[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4,(1):7・[3]任彩虹,张珂•米非司酮呪伍米索前列醇在不同孕周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0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