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5357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隋唐科举试赋制度历史考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隋唐科举试赋制度历史考察 对唐科举试诗赋制度起源时间的确定是始终困扰学界的一个问题,按《新唐书·选举志》载:“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据此多数学人认为此为进士试诗赋之始。王芑孙虽未明言试赋的具体时间,但指出永隆三年试文赋各一篇,由此“试赋愈重矣”,他是同意《新唐书》的说法的。清代史学家赵翼也持相同意见,其《陔余丛考》云:“唐初制,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永隆二年,以刘思立言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材,乃诏
2、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此进士试诗赋之始。开元二十五年,诏进士以声韵为学,多昧古今,自今加试大经十帖。建中二年,中书舍人赵赞权知贡举,又以箴论表赞代诗赋。大和八年,仍复诗赋。此唐一代进士试之大略也。”赵翼以永隆二年(681)为进士试诗赋之始,依据是是年皇帝下诏进士试杂文二篇,认为杂文即是诗赋。5但也有不同的意见,焦点在对所谓试杂文二篇的认定上,清徐松《登科记考·卷二》说:“按杂文两首,谓箴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已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间。”徐松以为永隆二年诏进士试杂文两首,并不是诗赋文体,推断迟至开元杂文才试赋。
3、如果徐松所论成立的话,即使从开元元年(713)算起,离永隆二年已是三十余年,换句话说,徐松认为进士试赋的时间要比赵翼所论晚得太多,接近盛唐了。今人傅璇琮先生赞同徐松的说法,并对赵翼的观点提出质疑。傅先生认为,唐初只试时务策五道,试帖经是唐高宗永隆二年以后的事,永隆二年起试杂文,实际上最初所谓杂文者只是箴表论赞等,后渐有赋或诗。傅先生同意徐松杂文试赋的年代在开元间,又指出杂文专用诗赋是开元、天宝之交。但傅先生又引颜真卿所作《颜元孙神道碑》说:“举进士,……省试《九河铭》、《高松赋》。故事,举人就试,朝官毕集,考功郎刘奇乃先标榜君曰:‘铭赋二首,既丽且新,时务五条,词高理赡,惜
4、其帖经通六,所以不□(原文缺),屈从常第,徒深悚怍。’由是名动天下。”颜元孙为武周垂拱元年(685)登进士第。此距永隆二年实行试杂文仅三年,这一年的杂文两首即是铭和赋。由此可见,进士试杂文两首,诗赋参与其中,肯定要早于开元时期,赵翼所论不差。5以上诸家均认为进士试赋始于唐代,不早于永隆二年,只是具体时代有分歧。照此而论,我们可以断定在此之前产生的律赋,如王勃《寒梧栖凤赋》、李恽《五色卿云赋》等,皆属于文人创作游戏,与科举考试无关,也就论证了律赋的产生不是由于科举的原因而是文体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由于新、旧《唐书》都没有具体记载进士科试赋发生的年代,导致后世对试赋年代始终不能
5、统一认识。兹引三例。刘煦《旧唐书》卷一百六十六《元稹白居易列传》云:“史臣曰:‘举才选士之法,尚矣!自汉策贤良,隋加诗赋,罢中正之法,委铨举之司。由是争务雕虫,罕趋函丈,矫首皆希于屈、宋,驾肩并拟于《风》、《骚》。’5”《旧唐书》作者生活时代去隋唐不远,指出隋代已有以赋取士的制度,当为可信。隋实行科举制度,科目种类繁多,以秀才科最为显耀,按《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一·杜正玄本传》所载:“开皇末,举秀才,正玄应对如响,下笔成章。仆射杨素,负才傲物,正玄抗辞酬对,无所屈挠,素甚不悦。久之,会林邑献白鹦鹉,素促召正玄,使者相望。及至,即令作赋。正玄仓卒之际,援笔立成。素见文不
6、加点,始异之。”隋考试仍以试策问为主,赋作为应试科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杨素命杜正玄以白鹦鹉为题作赋,意在难为杜正玄,由此推断,此次应试并无赋题。《北史》卷二十六《列传第十四·杜铨传》载:“正玄弟正藏,字为善,亦好学,善属文。开皇十六年,举秀才。时苏威监选,试拟贾谊《过秦论》及《尚书汤誓》、《匠人箴》、《连理树赋》、《几赋》、《弓铭》,应时并就,又无点窜。时射策甲第者合奏,曹司难为别奏,抑为乙科。正藏诉屈,威怒,改为丙第,授纯州行参军。”兄弟二人都是举秀才科,杜正藏此次应试明显有试赋了,为模拟之作。所以,隋代的秀才科试赋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试赋例,包涵了规定题目和限制写作时
7、间等重要的考试特征。在没有发现更早例证之前,隋代秀才科试赋堪称唐宋科举试赋的先声。关于科举试赋,尤其是进士科试赋文问题,之所以众说纷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唐代取士科目的认识不清。“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而诸科之中,尤以进士科最为显贵。5由此我们可以对唐进士科诗赋取士的线索作总结说明:唐代科举取士颇为随意,《新唐书·选举志》载:“而士之进取之方,与上之好恶,所以育材养士,招来奖进之意,有司选士之法,因时增损不同。”唐初制,进士科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进士考试是与诗赋无关的,贞观八年,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