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36学时)36-14-肺功能不全2013春.ppt

病理生理学(36学时)36-14-肺功能不全2013春.ppt

ID:52446580

大小:455.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20-04-07

病理生理学(36学时)36-14-肺功能不全2013春.ppt_第1页
病理生理学(36学时)36-14-肺功能不全2013春.ppt_第2页
病理生理学(36学时)36-14-肺功能不全2013春.ppt_第3页
病理生理学(36学时)36-14-肺功能不全2013春.ppt_第4页
病理生理学(36学时)36-14-肺功能不全2013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36学时)36-14-肺功能不全2013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病理生理学南通大学医学院施海燕1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2肺功能外呼吸代谢防御3包括外呼吸功能: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运输功能:血红蛋白、血液循环内呼吸功能:组织换气完整的呼吸功能4呼吸衰竭的概念(respiratoryfailure)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降低伴有或不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5判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海平面条件下:PaO2低于60mmHg(8kPa)PaCO2高于50mmHg(6.67kPa)不在海平面条件下:吸入气的氧浓度(FiO2)不是20%时呼吸衰竭指数(respiratoryfailur

2、eindex,RFI)RFI≤300可诊断为呼吸衰竭RFI=PaO2/FiO26呼吸衰竭的分型根据PaCO2是否升高低氧血症型(Ⅰ型呼衰)高碳酸血症型(Ⅱ型呼衰)缺氧与呼吸功能不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7根据主要发病机制通气性呼吸衰竭换气性呼吸衰竭根据原发病变部位中枢性呼吸衰竭外周性呼吸衰竭根据发病急缓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8呼吸衰竭概念与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代谢功能变化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9第一节病因和发病机制肺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肺换气功能障碍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10一、肺通气功

3、能障碍(一)类型和原因(二)血气变化Ⅱ型呼衰,PaO2下降与PaCO2增高呈一定比例关系,PaCO2是反映总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肺泡通气不足11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一)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原因和类型肺通气功能障碍肺通气的影响因素动力:呼吸运动胸膜腔肺内压弹性阻力:胸廓肺非弹性阻力:气道阻力等12(一)限制性通气不足定义吸气时肺泡的扩张受限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称为限制性通气不足。131.限制性通气不足原因和机制呼吸肌活动障碍神经的器质性病变、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收缩功能障碍(肌无力、萎缩、

4、疲劳)胸廓的顺应性下降严重的胸廓畸形、胸膜纤维化肺的顺应性下降严重的肺纤维化、肺充血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胸腔积液和气胸低钾血症、缺氧、酸中毒?1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的常见原因:1.合成不足和组成的变化Ⅱ型上皮细胞的发育不全(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过度消耗、稀释和破坏肺过度通气或肺水肿等(肺炎、肺血栓)152.阻塞性通气不足定义:由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不足。机制:气道内径变窄或不规则,气流阻力增加。162.阻塞性通气不足分型中央性气道阻塞:指气管分叉处以上的气道阻塞

5、。外周性气道阻塞:尤其指内径小于2mm的小支气管以及细支气管阻塞。17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时阻塞加重(1)中央性气道阻塞呼气时阻塞减轻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阻塞加重胸外胸内吸气时阻塞减轻18(2)外周性气道阻塞与胸内中央性气道阻塞相同正常小气道:内径随吸气与呼气扩大和缩小小气道受侵犯:(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管壁、管腔、肺泡壁受损小气道阻力大大增加,用力呼气时小气道闭合,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19“等压点”学说(机制)等压点:用力呼气时胸内压和气道内压均高于大气压。在呼出气道上,压力由小气道至中央气道逐渐下降,通常将气道内压与胸内

6、压相等的气道部位称为等压点。等压点20等压点位于有软骨支撑的气道不会被压缩正常人等压点下方不闭合气道等压点上移等压点上移至无软骨支撑的小气道甚至闭合小气道阻力大压降大甚至闭合21阻塞性通气不足-呼吸困难气道阻塞呼气吸气中央性胸外型气道内压>大气压气道内压<大气压(阻塞减轻)(吸气困难)胸内型气道内压<肺内压气道内压>肺内压(呼气困难)(阻塞减轻)外周性等压点上移(呼气困难)22二、换气功能障碍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23(一)弥散障碍影响气体弥散的因素影响弥散速度肺泡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肺泡膜的面积与厚度气

7、体的弥散能力(分子量、溶解度)影响气体弥散量血液与肺泡接触的时间24弥散障碍定义: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原因:肺泡膜面积80m2减少一半以上: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等肺泡膜异常增厚:肺水肿、肿泡透明膜形成、肺纤维化等注意:静息时一般不发生血气异常,在体力负荷增加时血流加快弥散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才会发生低氧血症,PaCO2正常或因代偿性通气过度而降低。Ⅰ型呼衰25血液通过肺泡毛细血管时的 血气变化时间静息肺泡膜增厚26(二)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类型与原因部分肺泡通气

8、不足:功能性分流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死腔样通气是肺部疾患引起呼吸衰竭最常见的机制27功能性分流28功能性分流病变重的部分肺泡通气明显减少(限制性或阻塞性),而血流未相应减少甚至增多,使VA/Q显著降低,以致流经这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动脉化便掺入动脉血内。类似动-静脉短路故称功能性分流,又称静脉血掺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