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pdf

浅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pdf

ID:52425947

大小:1.11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7

浅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pdf_第1页
浅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建筑师王澍的探索之路■卢耀星陈立娴【摘要1作为普利之策奖国内的唯一获得者,王澍的建筑思想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理论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观察法、实验法的研究方法的角度来分析王澍的探索之路,以期系统全面呈现和解读王澍的成长和成功.旨在借鉴他人成功之路来为建筑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关键词】王澍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于2012年获得普利策奖的建筑师王澍,对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建筑的相融方式,以及其在当代中国建筑界里提出了完全基于个人思考的回答。他所阐述的思考方式和所设计的建筑展现了令建筑界无法回避的个

2、人风格与逻辑,就这层意思看,如果你不了解其人,不进入他的逻辑,我们边无法理解他,也就是说无法理解的事物是无法有效批判的。本文试图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分析王澍的建筑思想之源和探索之路,以解析王澍的建筑思想。一、观察法下对传统的批判中华五千年优秀的文化传统在现当代依旧发挥其重要作用,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吸收在再创新中具有绝对意义。在王澍的建筑思想中,他把中国古典园林作为精神和设计的重要源泉,把诗歌、绘画、书法作为其气息、情怀的重要沉淀,同时又借用西方的诗歌小说、艺术理论来进行结合。1.园林、绘画和书法王澍在

3、一次访谈中说“我做建筑有点像以前中国人做园林,我称之为‘造园活动’而不是建筑活动。”(《建筑是可以叙事的——建筑师王澍访谈》)。在当下的建筑中来实现古典园林中与自然对话的观念,对于王澍来说是非常执着的。比如,中国的美学的设计理念在国美象山校区规划中,传统学校的布局方式被打破,山水与建筑道法相和的关系得以实践。其次,王对中国绘画的观察与反思让其对中国园林园林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比如对于园林中的堆山,他曾这样表述:“我回想起2002年第一次看北宋郭熙《早春图》原大高仿印刷版本的反应,那样陌生与疏远,是看小幅

4、插图所没有感到过的。那种螺旋状盘桓曲折的线条,它所包围的空间深邃,成一种既自足又无限延展的结构,我脱口而出的反应是:如此的巴洛克。”(《王澍:精神山水》)王澍看到的是画中的客观事物,以一种视差的观法看待《早春图》,以太湖石形象作为混淆,从而树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角度。然后王再读童离的关于园林的文字,重新审视这种园林的解读方式,他得出的结论是“我突然看见一个世界,在那里,山石与人物等价,尺度自由转换。如果建筑学就是对人的生存空间的一种虚构⋯⋯”(《王澍:精神山水》)。这种从绘画中来观察解读园林的方式角度非

5、常有趣,同时也能激发思考和创新的原点。在解读倪瓒的《容膝斋图》(图1)时,王澍把画里的亭子理解为倪瓒的容膝斋,把这种景象作为建筑的理想图式。作品传达出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城市建筑I建筑论坛IURBANISMAND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FORUM境中,画家宁可房子小到膝盖。这种观察视界和解读方式,在王澍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沉淀,发展成为一套具有独特的建筑思想——把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的特殊思维方式转译到建筑设计中。认识世界的方式除了园林和绘画,书法对王澍来说,也是发现世界多种可

6、能的手段。他临字帖,可以临几十年,他说“我没想过要成为书法家,但只要我的水平还没达到字帖的程度,我就要不停地临,很笨很笨的人才会这样做,如果我聪明一点,我应该可以成为书法家卖字为生。”(《王澍:从心到手》图1倪瓒的《容膝斋图》(来源:网络)2.诗歌小说王澍以文人自居,博览群书,尤其以哲学、诗歌和超现代主义小说理解之深。比如,从他借用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部文学小说名称的硕士论文《死屋手记》中,我们可以读出众多非常有意思的看法。又比如他在改论文中提到的在建筑中诗意的日常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来源于德国诗人荷

7、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或者可以说也开启了王追求诗意人生的心扉。于是,在其自宅中的“八间不能住的房子”中呈现出某种诗意的种子。3.中国传统笔者在读王硕士论文的时候一直好奇,王在文中为什么会对众多建筑师甚至其导师进行批判?在某种程度上说,传统在王澍的世界里不曾离开,对传统的坚持也是他建筑探索之路上的核心。从他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几近十年的时间,王澍避开建筑话语圈,读书也不读建筑专业类书,几乎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把传统与自己的生活关联起来:与自然、田野在一起,感受秋来春去的世间变化;住

8、在乡野,与工匠一起谈笑、建造,深深的扎根进去。可以说,王通过转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传统关联,关注并深入的去了解传统,这样就可以在一个比较准确、存在的语境下讨论传统,而非是的其成为虚无的、人为的和符号化的东西。二、实验法下自我的坚守王澍通过观察与思辨,认清过去与现状,从而179对中国建筑发展提出自己的立场看法,但这种看法并不是只停留在纸上的,而是通过自身的实践、作品。笔者认为王在其思想、风格、居住与城市等几个不同层级不同维度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才得以在象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