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后反思.doc

期末考试后反思.doc

ID:52418345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7

期末考试后反思.doc_第1页
期末考试后反思.doc_第2页
期末考试后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期末考试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期末考试后反思孩子们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拿到试卷,又同往年一-样,发现了一些问题。尽管自己努力在做,尽力去改一些过去教学当屮出现的问题,但是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现在拿着这张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期末试卷,说实话,丄面的题型,都是我平时讲过的,出题范围也是紧扣教材,紧扣课本,并没有超纲的题并不算难。可是为什么孩子们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出现一些不该犯的错误呢?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自己以下几个方面做的不够好。一、个别题H平吋没有讲透彻。比如这道题,在数线图上标出“597289”和“604829”的大致位置,在平吋课本上,讲过类似的题型,当吋孩子们就没有理解透

2、彻,可是我就急着告诉孩子们应该标在哪里,甚至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了,期屮考试时,又出现了类似的题型,我又一次错过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又如上次一样,匆匆忙忙,口干舌燥,苦口婆心地把答案讲给孩子们听,可是这样做的最好结果是什么呢?事倍功半。很多孩子其实还是不理解。那我们就究竟该如何把一•道题讲透彻呢?真正引导孩子们ii己能把问题的答案想出來,答案真正从孩子自己的口屮说出來,那就是讲透彻了。每次着急忙慌地讲完,每次急着把答案将给孩子们听,都是一种灌输,都是一种敷衍,都是一种自我安慰,都是一种自欺欺人。如果在孩子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能够慢下来,多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听一听孩子困

3、惑的地方,也许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下次再遇到也不会有几个人出错To可是我没有把这个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而是-•厢情愿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去做,而一些孩子始终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是导致--些孩子尽管平吋遇到过类似题型,但考试还是会出错的原因。二、孩子们审题不清。每次说到孩子们出错的原因,老师们都会说出的题太灵活了,孩子们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可是我们想过吗?孩子们为什么不会审题,为什么审题不清?是孩子们不会做吗?不是啊!往往我们给孩子们读一遍题,孩子们就会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错就错在“我们给孩子们读一遍题,孩子们就会做了”,考试的时候,可是没有老师会给孩子读题的,想

4、想我们平时是怎么做的?在平吋的教学屮,遇到文字比较多的题,遇到解决问题的题,我们要么让学牛齐读一遍题要么我们自己把题FI给孩子们读一遍,接下来就引导孩子们来分析题意。真正让孩子们默读题H的吋候有儿次?真正把读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的时候又有几次?平时都很少训练过让孩子们自己去认真审题,去认真默读题H,怎能要求孩子们考试时就一下子学会认真审题,学会找全题屮的数学信息呢?三、复习吋不能跑偏了。不知道其他学科是什么样子的,数学这个学科,一道题的类型,要想往深了挖,那就深了去了。可是这样就容易跑偏了,违背了教材的基本要求,那就没有紧扌II教材,讲的就不是重点了。比如简便运算

5、,简便运算的情况非常多,要想讲全面,那就多了去了。可是课标要求不是这样子的,不需要你去讲全面。比如课标要求常握56X101的简便运算的计算方法:56x101=56X(100+1)=56x100+56x1=5600+56=5656有的老师为了拓展,就出了56X99的简便运算,老师讲解:56x99=56X(100-1)=56X100-56X1=5600-56=5544当这两道题同时出现,血且没有问题情境出现时,对于成年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等量代换的问题,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很难理解,为什么括号里面一会儿加一,一会儿减一,而后面那道题又不是课标的重点内容,这样无形屮就给孩

6、子们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困惑,而类似这样的难度和困惑并不是木学期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四、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不管我们平吋讲解的再全面,复习的再全面,我们也不可能预测到所有的考试题每次考试都会遇到题H的“新面孔”,而这些“新面孔”恰恰考察了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审题能力,比如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理解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屮去培养的,而单单靠课堂上那一•点吋间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孩子们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要在课下的时间大量地去读课外书,读的多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自然就上去了。计算对于孩子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能拉开孩子们差距的正是孩子们的独立

7、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平吋还是要引导孩子们多读书,多读好书。静下来,让自己思考之后,知道在以后的教学屮,应该怎么去做了。课上,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