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城区保护更新的适应性分析——以广州西关地区城市设计为例.pdf

传统城区保护更新的适应性分析——以广州西关地区城市设计为例.pdf

ID:52402496

大小:289.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7

传统城区保护更新的适应性分析——以广州西关地区城市设计为例.pdf_第1页
传统城区保护更新的适应性分析——以广州西关地区城市设计为例.pdf_第2页
传统城区保护更新的适应性分析——以广州西关地区城市设计为例.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传统城区保护更新的适应性分析——以广州西关地区城市设计为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4期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8月SichuanBuildingScience253传统城区保护更新的适应性分析——以广州西关地区城市设计为例朱雪梅,王国光,林壶广,周祥(1.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广州510090)摘要:结合广州西关地区的改造复兴,探讨如何建立区位背景、历史建筑、传统街巷、人文民俗和环境风貌问的相互适应性,使得天独厚的人文要素、空间形态和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从而营造旧影新韵并存、岭南风情再现的城区空间。关键词:传统城区;保护更新;适应性;广

2、州西关中图分类号:TU一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933(2011)04—253—03商业背景,成为广州重要城区空间。因此,在改造定0引言位时,就要充分利用好传统的区位优势,使更新功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并形成了人们独有的与之相适应,这直接关系到与总体规划的协调和保气质风韵。文化亦然,应具有地域性,传统城区正是证街区功能的有机延续,是改造的关键。文化地域性的物质表现,使得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2地区风貌特色元素具有鲜明的特色个性j。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在取得建设成就的同可以说,自然景观

3、与人文景观的浑然同道、互为时,也带来新的问题,如旧城改造大拆大建致使传统一体,是西关传统风情区最大特点之一,在自然景观特色风貌消退、城市生态遭到破坏等。究其原因,往上体现民俗的心理素质和风格习惯,在人文景观上往是在保护更新过程中,对所在地段的区位特点、构表达着对自然景观的重视。成元素和文化背景缺乏关联性研究,导致保护性破2.1丰厚的传统人文景观坏,甚至是保护与更新的对立。为此,本文作者通过2.1.1文化类型对广州西关地区改造实践,探讨了传统城区保护更西关文化是广府文化的缩影,其文化资源可分新的适应性。为两类:一是以西关大屋、竹

4、筒屋、骑楼、园林别墅、宗教建筑为代表,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明清传统民1区位背景的适应性居和街巷空间;二是具有岭南地方风情的衣、食、住、西关处于广州旧城厢西部,具有良好的历史、商行、乐、礼仪、书画和曲艺等西关民俗。集中体现了旅和交通区位。历史上曾是外来人口聚居地,自唐广府文化实用性、享乐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质,代以来,珠江沿岸对外贸易发展及商业规模和辐射体现了重商意识的精神和智慧J。范围不断扩大,外来人口剧增,促成了西关“商住合2.1.2主要民俗活动一”的聚居形态,在经济、文化、商业等方面一向兴主要民俗活动有:年廿九,贴挥春;年

5、三十晚,行盛。该地区历史古迹和商业设施众多,如陈氏书院、花街;年三十晚,卖懒懒;年初一,狮贺岁;三月三,荔华林寺、上下九商业街、沙面岛租界和流花公园等。枝湾;五月五,龙船鼓;七月七,有巧乞;八月中,过中同时,该区紧临黄沙大道、中山八路、内环路等,距珠秋;九月九,放风筝。江隧道、地铁站不足1.5km,城市各片区都可通过2.2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快速交通便捷到达该区域。长期以来,西关地区以风情区内最突出的自然资源为丰富的水体和众其运输便利的地理位置、成熟的聚居形态和兴盛的多的古榕,仅荔湾湖公园内水面面积为l7.2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

6、61.85%。内有“玉翠湖”、“如意收稿日期:2009—11-30作者简介:朱雪梅(1966一),女,四川巴中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湖”、“五秀湖”、“拾翠湖”、“菱湖”等,以水、树自然究方向为建筑及城市设计与历史地区风貌保护研究。特色形成公园八景,如“花坪舞绿”、“榕荫歌声’、基金项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项目(2008KB16);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委托专项项目(2010B04)“玉湖泛舟”、“春波松影”、“翠拥虹桥”、“紫薇秀E—mail:zxm1313@qq.com径”、“仙祠古渡”、“沙诸孤蒲”等。植物除

7、古榕外,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7卷还有荔枝、竹、松、荷花、大王椰等,如“荔湾渔唱”、如多数街区改造往往把原住民全部迁出,取而代之“泮塘五秀”和“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是当年的是能够获得更高经济效益的功能,这同样也削弱荔湾风情的写照。了改造复兴的社会意义。因历史环境是指历史风貌区、建筑及其周边环境,包括硬质环境(城市肌理、3建筑与环境现状评析空间形态、建筑特征等)和软质环境(人文环境、生3.1建筑与空间活场景、社会特征等)』。因此,应本着对历史文化建筑与空间基本保持了传统街区的形态,部分资源进行全面、真实与整体保护的原则,加强

8、文物建文物建筑保存较好,但多数破坏较大,尤其是传统民筑本体及依托的山水环境作整体保护。同时,应考居,自然老化现象严重。2O世纪60年代以后建的虑将有关的健康的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动、仪式等非住宅多为6~9层,体量大,外观破旧,与传统风情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