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云山隧道工程施工问题浅析.doc

戴云山隧道工程施工问题浅析.doc

ID:52374096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戴云山隧道工程施工问题浅析.doc_第1页
戴云山隧道工程施工问题浅析.doc_第2页
戴云山隧道工程施工问题浅析.doc_第3页
戴云山隧道工程施工问题浅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戴云山隧道工程施工问题浅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戴云山隧道工程施工问题浅析摘要:隧道工程作为现代的大型建筑工程其施工的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文中以戴云山隧道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在施T过程屮岀现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施工技术,主耍针对的是施工的排水问题,再此基础上对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问题1引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其建设施T行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针对戴云山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了具体的施工措施来减少问题的发展和产生。2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向莆线戴云山隧道起止里程DK422+816〜DK438+43

2、3,邻:15617m。设计布置平导1个、斜井2座,为向莆铁路上重点控制性T程之一。我标段施工戴云山隧道出口段,里程为DK430+843〜DK438+433,总长7590m,设计东乾斜井—座,全长1555m。表1戴云山隧道辅助坑道设计概况表名称线路关系交点里程平面交角综合坡度运输方式断面类型长度(m)东乾斜井线路左侧DK433+50041°IV33"8.1%无轨双车道1555戴云山隧道出口位于永泰县盖洋乡珠峰村后亭溪附近的沟谷中,交通非常不便。戴云山隧道东乾斜井位于福建省尤溪县中仙乡华仙村山头顶自然村。戴云山隧道横穿戴云山山脉,山脉主要走向

3、为北北东〜南南西,区内以构造剥蚀中低山为主,山峰林立,地形险峻,沟谷幽深,植被发育,自然坡度30°〜50°,沟谷多呈“V”字形,局部边坡可达50°〜80°,为悬崖峭壁。3施工设计3.1线路平面与线路纵坡设置戴云山隧道起始里程DK422+816,内轨顶面标高321.888m。戴云山隧道为燕尾式隧道,隧道进口为双线隧道,至DK423+592分为左线和右线两座隧道直到出口。左线出U里程为DK438+433,内轨顶面标高379.625m,左线全长15617m;右线出口里程YDK438+415,内轨顶面标高379.695m,右线全长15599mo隧

4、道洞身最大埋深638m,最浅埋深仅50m。3.2隧道防排水设计3.2.1防排水原则根据本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本隧道防排水设计的主耍原则为:%1对于与地表存在良好水力联系、地下水发育、具有较强富水性的以下断层及其影响带:设计采用〃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采取超前预注浆或径向注浆的手段,以降低围岩的渗透系数,控制地下水流失。%1除上述地段外,其它地段均采用“防、排、堵、截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切实可靠的设计、施丁•措施,保障结构物和设备的正常使用与彳亍车安全。3.2.2防排水设计%1防水设计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铺

5、设EVA防水卷材加土工布;防水卷材厚度21・5mm,幅宽2m〜4m,土T布重量^350g/m2o%1排水设计隧道衬砌防水板背后环向设置①50打孔波纹管,结合施工缝设置,纵向间距一般5〜10m并根据地下水发育情况调整,地下水较大时,在地下水较大处增设1〜2道;在隧道两侧边墙墙脚外侧两道环向盲沟Z间设置纵向①110打孔波纹管,每10m-段,每段纵向有沟中间设050PVC管泄水孔一处,接头处均通过三通或弯头连接;环向盲沟与纵向盲沟两端均直接与隧道侧沟连通,便丁排水管路的维护。地下水发育地段环向盲沟间距适当加密;4施工方案及方法戴云山隧道我标段全

6、长7590m,隧道长、地质条件复杂,左右线单口承担任务重。我标段东乾斜井工区承担正洞DK430+843〜DK434+200和东乾斜井施T任务,出口工区DK434+200〜DK438+433施工任务,戴云山隧道我标段閑岩级别情况见表2。洞内掘进、岀磧、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待拉开合理丁•序间隔后实行平行作业。表2戴云山隧道我标段围岩级别情况项冃名称围岩级别(m)II级III级IV级V级左线正洞31303467480513右线正洞31303467480495II、III、IV级用岩采用微震动控制爆破或光而爆破工艺开挖,多功能作业台架配合液压凿岩台

7、车钻孔,塑料导爆管微差毫秒雷管起爆;V级围岩开挖采用风镐或挖掘机开挖,必要时辅以弱爆破。形成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仰拱填充、二次衬砌、附属丁•程均衡生产、整体推进的施工格局,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地段初期支护及时成环,根据I韦I岩量测结果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超前支护:隧道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大管棚采用①108热轧无缝钢管,壁厚6mm,环向间距0・4m;V级囤岩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小导管采用642热轧无缝钢管加工,长度为3.5m,环向间距0.4m,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Tlm;IV级围岩局部超前支护采用①25中空注浆锚杆。初期支护:隧道初

8、期支护拱部采用带排气装置的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①22mm砂浆锚杆、钢筋网、格栅钢架、型钢钢架、C25喷射混凝土,依据閑岩类别设计综合使用。IV、V级围岩拱墙初期支护每立方混凝土掺0.9kg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