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书法的审美追求及审美走向独立的成因.pdf

汉末书法的审美追求及审美走向独立的成因.pdf

ID:52334145

大小:844.3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汉末书法的审美追求及审美走向独立的成因.pdf_第1页
汉末书法的审美追求及审美走向独立的成因.pdf_第2页
汉末书法的审美追求及审美走向独立的成因.pdf_第3页
汉末书法的审美追求及审美走向独立的成因.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汉末书法的审美追求及审美走向独立的成因.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3卷第3期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Vol.23No.32005年5月JournalofQuanzhou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May.2005汉末书法的审美追求及审美走向独立的成因黄鸿琼(泉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汉代书法开始摆脱文字的实用性,书法艺术开始从广义的书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汉隶、草书的兴盛;一批书家、书作的出现;汉代书法理论的产生,并开始从自然美的角度来探索书法美,对线条美的追求,力的审美追求的提出,强调书法的抒情性,对书法创作规律进行研究等等

2、这些都标志了汉代书法审美的觉醒并走向独立。*关键词:汉末书法;审美追求;走向独立;成因中图分类号:H29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24(2005)03-0124-04在先秦时代书法侧重实用,而审美处于一种朦胧的自发阶段,艺术与非艺术尚未分别开来。汉代书法则开始摆脱文字的实用性,书法艺术开始从广义的书法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汉隶、草书的兴盛;一批书家、书作的出现;汉代书法理论的产生,并开始从自然美的角度来探索书法美;对线条美、力的审美追求的提出,强调书法的抒情性;对书法创作规律进行研究等等这些都标志

3、了汉代书法审美的觉醒并走向独立。对线条美的追求可以说是书法审美觉醒的一大标志。在汉隶、草书产生之前,书法家与文字学家一样侧重对结构的重视,缺乏对线条美感的自觉追求,如甲骨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侧重空间结构的追求,对于线条,虽体现出一种朴素的原始的(方尖、粗细、长短、曲直等)不经意的变化,但缺乏一种自觉、主动的追求,随意性大,实用性强;金文是通过铸刻的手段来完成的,并具装饰的性质,虽开始注意线条美感,但还是拘谨,缺乏张扬的表现力;至秦篆(小篆),由于政治上的大一统,出于功利思想的考虑,使得线条也大一统,一味的中锋,圆转,使线条表现为单一化,使结构成了至上的、

4、惟一的要求。到汉隶的产生,草书的出现,线条的张扬,节奏的夸张使线条的美感开始了新的展示。伴随而来的崔瑗的草书势,蔡邕的笔论、九势,赵壹的非草书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文章的产生以及集秦汉书法之大成的杰出书法家蔡邕、章草大书家崔瑗、杜度、史游和草圣张芝的出现是书法审美觉醒和书法艺术走向独立的最具说服力的又一大的标志。东汉草书家崔瑗的草书势是史载上最早的真正以书法本体的立场从审美的角度描述书法艺术的一篇书论,(虽然在崔瑗之前有许慎提出书者如也这一美学命题,但他是从文字*收稿日期:2005-01-15作者简介:黄鸿琼(1964),

5、女,福建晋江人,副教授,从事书法教育、创作及书法理论研究。第3期黄鸿琼:汉末书法的审美追求及审美走向独立的成因125学的角度来谈,且未从知觉的合规律性的审美意义上描述。)草书势记载了作者对草书艺术创作及审美的感受,把草书提到了供人欣赏的美的艺术的地位,描写了书法这一原本都认为静态的空间艺术的动态美,形象美;强调草书线条的流动、自由、活力的本质特征,并提到了如何用笔,且能体现我国早期的美学原则:自由与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1]文中有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指出其合乎法度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把草书拟人化。[1]而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生奇

6、绝笔收势,余綖纠结等的描述指出了用笔的方法,强调了线条美的价值。对线条的追求就是摆脱汉之前对结构实用的单一追求而走上艺术审美追求的道路,因为结构是汉字与书法共有的,而对线条的审美追求是书法艺术独有的,对线条的追求就意味着书法艺术已从广义的书法中解脱出来。崔瑗对线条的强调使原本只追求空间美的书法变为把线条的追求提到与空间同等的地位上来,使书法的本体审美形象凸现出来,实现了从外在的结构的审美走向内在的线条内涵的审美深度。而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兀若竦崎,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畜怒怫[1]郁,放逸生奇。或凌邃惴,若据高临危

7、一语道出草书结构不同于篆书的平稳对称。虽方不中矩,圆不副规但也有其内在的规律,且更具动态美感。它不是单纯的空间艺术的动态美感。而是以对自然物象的意象性动态描述作形象的类比来表述作者的艺术审美感受。这种凭经验的、直观的思维方式和象征的、类比的描述手法是受当时哲学思维方式的凭直觉思维、凭经验分析的影响,也与当时赋文学描述手法相似。当然崔瑗的草书势的审美本体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草书艺术的成熟同时出现的。草书成了书法理论中由外在向内在审美转换的阐述的契机。继崔瑗之后,东汉又出现大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蔡邕。若说崔瑗对书法审美的描述只停留在对自然物象的类比审美层

8、面,那么,蔡邕则是把书法的审美上升为宇宙本体论来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