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体系结构.doc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doc

ID:52314404

大小:2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doc_第1页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内容体系结构课程总学时为108学时,6学分,其中理论课84学时,实验课24学时。本课程共分为三大部分,对三大部分的时间分配是:电路分析基础35%,电子模拟技术基础25%,数字电路技术基础40%。(3学时一个单元,共36个单元,除一个单元用来期中考试,35个教学单元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两大部分。总课时每部分分配时间为:11单元、8单元、16单元。其中理论课分配时间为:9单元、6单元、12单元,实验课分配时间为:2单元、2单元、4单元)第三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这一部分是本课程的重点和最后的落脚点。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而且还是后续课程(计算机

2、组成原理、接口技术等)的基础,因此,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学生首先要了解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布尔代数的基本理论、逻辑函数的化简等,其次是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电路—门电路和触发器的工作原理。这一部分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有:①逻辑函数的基本知识及化简;②集成门电路以及利用门电路设计的组合电路;③触发器原理以及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④EDA软件使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讲授。(一)数制、编码与逻辑代数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有二进制数的概念,以及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二进制数的编码方法以及校验码的基本概念。逻辑代数的基本知识,

3、包括基本逻辑运算、复合逻辑运算以及一些逻辑运算的基本规则与定理。逻辑函数的化简的三种方法:代数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以及系统简化法。本部分的重点是逻辑函数化简,在逻辑函数化简中,让学生熟练掌握的是卡诺图化简法。(二)集成逻辑门电路这一部分从半导体的原理入手,介绍二极管和三极管开关特性,由此引出TTL集成逻辑门电路—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三态门等,简单介绍MOS电路以及由MOS电路组成的门电路。(三)组合逻辑电路设计该部分的内容就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基本的门电路构成一些特殊功能的电路,由于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是:任何时刻的输出仅仅取决于该时刻的饿输入信号,而于这

4、一时刻输入信号以前电路的原来状态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可以利用组合逻辑电路的这一特点设计出一些满足某些要求的电路,培养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该部分是将前面两部分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能写出正确的逻辑表达式,又能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并能用门电路来实现。(四)集成触发器这一部分主要讲授钟控触发器和主从触发器,在钟控触发器中要介绍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的功能描述,在主从触发器中主要介绍主从J—K触发器的基本原理。由于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能够存贮数字信息,可以利用触发器的这一特点设计出一些具有存储和记忆功能的电路—即时序逻辑电路。(五)时序逻辑电路利用

5、触发器的记忆功能的特点设计一些特殊功能的逻辑电路。首先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然后利用这些方法,分析和设计一些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如,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器以及序列发生器等部件。(六)EDA软件介绍EDA软件是近来电子电路特别是数字电路设计的主要手段,为了适应这一形式的需要,对EDA软件做简单介绍,以便学生毕业后会很快适应工作的要求。3.实验内容:(该处配实验讲义和单片机与收音机的图片)实验课是该课程一个重要环节。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实验环节采用立体综合培养模式,将课程验证实验、课外组装实验和课程学完后的创新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前两部分

6、是强制性的环节,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根据完成的优劣与平时成绩挂钩,第三个阶段是个别化发展阶段,对特别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发展空间,在创新基地,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技术性探讨、综合性训练和探索性研究,这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是非常有效的。目前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已开发出许多产品,有些产品正在申报国家专利。(1)课内验证实验验证实验共分为八个必做实验和一个选做实验。由于学时较紧,每个实验内容安排较多,要求学生在课堂内无法完成时,应在实验室开放时间继续完成实验(一)内容: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简单电路的测试实验(二)内容:戴维南定理的验

7、证。实验(三)内容:基本放大电路的参数测试。实验(四)内容:运算放大电路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验证。实验(五)内容:基本门电路的功能测试以及门电路的延时测试实验(六)内容:组合逻辑电路(全加器及逻辑运算器)实验实验(七)内容:触发器(RS、D、JK触发器)的功能测试实验(八)内容:要求用EDA设计一个完成特定功能的数字电路。选做实验内容:移位循环计数器验证与分析。(2)课外组装安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