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14.2本雅明.docx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14.2本雅明.docx

ID:52294680

大小:27.4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6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14.2本雅明.docx_第1页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14.2本雅明.docx_第2页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14.2本雅明.docx_第3页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14.2本雅明.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13.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14.2本雅明.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雅明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出身于德国柏林一个富有的犹太人家庭,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美学理论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作家。他童年曾受犹太教的影响;1912年进入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后又在慕尼黑、伯尔尼等大学就读,获得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本雅明结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布洛赫,开始认真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逐渐走上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道路。1927年他访苏回国后加盟法兰克福学派。1929年结识布莱希特,在艺术理论上深受其启发。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他逃亡巴黎,继续为法兰

2、克福学派撰稿。1940年9月27日,本雅明不堪盖世太保的疯狂追捕,在西班牙一边境小镇自杀。本雅明的著述集中于文艺理论方面,主要有:《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的概念》(1920)、《歌德的〈亲和力〉》(1924)、《德国悲剧的起源》(1928)、《作为生产者的作家》(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写成,1963年问世)、《书信集·1936》等。本雅明从马克思的关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论述中受到启示,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生产观点: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和过程。这个观点体现在他的《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中。他认为这个特殊的

3、生产活动也与物质生产过程一样,由生产与消费、生产者、产品与消费者等要素构成。其中艺术家是生产者,艺术品是商品,艺术创作是生产,艺术欣赏是消费,而艺术生产者与艺术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则组成了艺术生产关系。艺术创作的“技术”则代表着一定的艺术发展水平,构成了艺术生产中的生产力,它在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首先,技巧关系到文艺作品的评价原则,对作品肯定还是否定,不只是看其政治倾向,更要看其技巧是否先进。第二,他认为技巧概念可以消除形式与内容之间传统的僵硬对立。形式和内容都包含着技巧,这样,形式和内容的对立便被超越了。第三,他特

4、别推崇摄影、电影等新兴艺术手段,对艺术技巧、形式上努力革新的现代主义艺术给予高度评价。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一文中还对艺术消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察。他明确提出了应将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将读者或观众转化为艺术生产的合作者的思想。他进而在《爱德华·福克斯:收藏家兼史学家》一文中指出,过去的作品总是未完成的,它的意义需要在历史的过程中由具体时代的真实的读者去实现;这些作品其前后的历史都是连接在一起的,而正是它们在其产生以后的历史中不断被读者消费、欣赏而把它们以前的历史照亮,成为一个不断变易的连续过程;而变易的历史又决定了艺术作品与其消费

5、者的各种关系,并提供给历史地位不同的消费者以参与艺术生产的可能。本雅明对于艺术消费的论述可以说开创了当代接受美学的先声。本雅明从艺术生产论出发,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分析了由于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发展、变化带来的现代社会与艺术的转型。工业革命前的“手工劳动关系”中,“叙事性艺术就驻足在这种关系中”,因为时间性的叙说在人际交往中占主导位置;而进入了信息时代的资产阶级社会中,由于信息以“瞬间性”为特点,造成“一切取决于时间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现代人不再去致力于那些耗费时间的东西”,那么时间性的叙事性艺术就出现了危机,而代之以机械复制艺

6、术如摄影、电影的兴盛。因此,本雅明把当代称为“艺术裂变的时代”。进而本雅明分析了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各自的特征。他认为古典艺术是叙述性的,意义确定,一目了然,而现代艺术的瞬间性则导致其意义晦涩、不确定乃至意义的费解,需要经过一番思考才能够领悟。本雅明分别以波德莱尔与布莱希特为例揭示出现代艺术走向费解的特征。首先,波德莱尔的抒情诗加入了“反思性”并使之上升到主导地位,从而增加了阅读的费解性;其次,他的诗与现代城市生活中人们的体验相仿佛,具有强烈的“震惊”效果,这也与大机器生产下的工人的心理体验相对应。而读者在欣赏震惊效果时要更多地用思考消化

7、震惊,从而更加增加了诗的费解性。本雅明还指出作为现代艺术的电影也充满着震惊的审美感受方式,观众的思维被那些连续不断而又突然变化的形象所打断,必须用心灵的高度集中来承受这种震惊感。现代艺术的欣赏方式,已经由对艺术对象的静观,转化成了对不断变化的形象的震惊。对于布莱希特,本雅明热情肯定他的史诗剧实验,指出他所采用的“间离”技巧使观众疏离于戏剧,“以极大的惊奇心情看到了剧情是一种真实”,并引导观众跳出幻觉,以清醒的理性反思剧情,因而“不是一开始,而是最后”才理解剧作的意义,这是叙事剧费解的主要原因。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还提

8、出了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论”。他认为随着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的时代。技术复制不仅已经能够复制一切传世的艺术作品,而且能对公众施以影响并引起最深刻的变化,从而带来了艺术的巨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