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doc

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doc

ID:52292527

大小:11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6

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doc_第1页
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doc_第2页
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doc_第3页
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doc_第4页
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第3课时)教学设计江苏省盐城中学颜兆仁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化学教学应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强调了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据此采取科学探究的方法来实施本课的教学。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为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里的《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最后一课时。本节内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此部分内容与与科研、生产等领域

2、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前面对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三大平衡理论的深入探讨,学生已初步具备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方法,并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此时再来学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即沉淀溶解平衡),使学生很轻松的就能掌握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认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教材中对于该节重点---沉淀的转化,采取的是传统的验证式的呈现方式,若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来讲,会使得学生的体验不深,主动性不够;为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先提出一探究活动,通过学生分组讨论

3、(学生分为四组做对比探究实验)和老师引导补充,把教材中两个演示实验分别设计到各探究方案中,并通过分组实验,最终分析归纳出沉淀转化的基本原理,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沉淀的转化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即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进行分析,知道沉淀转化的方法、实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过程与方法:①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增强研究性学习的水平②使

4、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③初步建立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尝试运用师生合作探究、查阅资料等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沉淀的转化及其应用镁知识的学习,认识其中蕴涵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BaSO4比BaCO3更难溶)②结合实验现象以及对生产、生活中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三维目标中以知识为载体,体验过程,感受方法,渗透

5、情感和价值观。2.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沉淀转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实质、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教学难点:沉淀转化的应用3.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教学7二、学法1.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学习化学中的特点:①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②部分学生兴趣不稳定,对化学学习有畏难情绪③逻辑思维不成熟、观察不全面、不细致等。2.学法分析学生应主动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会以下方法:①分组实验探究法②分析归纳法三、教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素质等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其原则是:教学有

6、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为使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宜采用科学探究模式,并在其中贯穿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引导探究法、对比实验启发法。四、教学程序知识储备:1.勒夏特列原理。2.沉淀溶解平衡及影响因素。3.物质的溶解性。4.溶度积(KSP)规则;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一开始先创设情景投影:从含氟牙膏广告开始导入新课提问:为什么牙膏中要加入氟元素呢?学生回答:含氟牙膏能防止龋齿知识介绍:什么是龋齿?因口腔不清洁,食物渣滓发酵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齿

7、的釉质而形成空洞,这样的牙齿叫做龋齿。俗称“虫牙”“蛀牙”。设计意图从生活事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的中心是实际生活”,教师在实际生活中去选定某些典型的事实,设计出能对学生的智慧构成挑战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也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投影:阅读下列资料《P83交流与讨论》提问:分析龋齿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学生活动1.学会阅读、分析有关问题;2.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并尝试进行解释;3.与组内同学交流;4.回答教师提问,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评价、

8、总结。学生回答:牙齿表面的羟基磷灰石[Ca5(PO4)3OH]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Ca5(PO4)3OH5Ca2++3PO43─+OH─.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的乳酸能电离产生H+,H+与OH─结合生成水,导致c(OH─)下降,平衡向难溶电解质溶解羟基磷灰石的方向移动,导致羟基磷灰石溶解而形成龋齿。使用含氟牙膏之后,F─与Ca2+、PO43─结合生成另一种难溶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