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63347
大小:835.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4-03
《七年级语文下册 《伤仲永》优秀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王安石伤仲永王安石(1021----1080),字介甫,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读准下列字的字音:隶扳环谒邑称泯然lìpānyèyìchènmǐn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题解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翻译时注意事项
2、:(1)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按文言文的词序,句式,一字一句地对照着翻译。)(2)凡是人名、官名、地名、朝代、年号等专用名词,只须照搬,不必去翻译。)(3)把省略的内容补译出来,使句子贯通。(4)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适当调整语序。补充课文注释1、“世隶耕”2、“未尝识书具”3、“父异焉”4、“即书诗四句”属于。曾经。兼词,“于之”,之:代这件事。动词,写。5、“并自为其名”6、“自是指物作诗立就”7、“稍稍宾客其父”动词,题上。自己从这完成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8、“或以钱币乞之”9、“父利其然也”10、“从先人还家”11、“还自扬州”:有的人。这样从扬州回家。
3、跟从。以……为利12、“贤于材人远矣”13、“卒之为众人”14、“且为众人”15、“固众人”16、"得为众人而已耶?"最终。尚且。本来。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胜过(一)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邑人奇之”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3、“稍稍宾客其父”4、“父利其然也”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三)理解下列句式1、“不使学”省略句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3、“受之天也”省略句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
4、赋予的译文方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
5、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整体感知㈠课文写了方仲永的才能发展经历有哪几个阶段?㈡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第一部分:(1-2)以叙事为主简叙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6、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分析本文幼年作诗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天赋。十二三岁时才能大不如先前。写成年之后的仲永才能泯灭。父利其然、不使学赚钱工具受于人者不至后天培养本文语言非常精练,作者将丰富的表现力赋予了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找出相应的例子来。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世隶耕”:一个字生动地写出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啼”:“忽”“即”“立”:“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7、。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三个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写仲永少时天资聪明,是以“闻”的形式。3、写仲永最终沦为平庸,又是以“闻”的形式。见闻结合,使叙事显得真实可信。2、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是以“见”的形式。1、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贪利导致他才能衰退。2、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其沦为平庸的原因,引人深思。这样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