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案例.doc

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案例.doc

ID:52240742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案例.doc_第1页
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有效的动手操作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案例海口市第十六小学潘飞谍“圆柱侧面展开图”的三次不同教学感[简析]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这是学生比较容易认识且确定的概念,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会是什么样呢?这在学生的认识上是一个难点,而这一难点的突破是下面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及其表面积的关键。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以上就是我三次不同的教学尝试过程。   第一次的案例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刚踏上工作岗位,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内容。上这节课之前,我忘了提醒学生课上需要用到剪刀,因此,只有几位学生带了剪刀。无奈,预先设计的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就只能改

2、由教师一并代劳了。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看来”的结论终究不可靠。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遗忘了,甚至有几个学生头脑中毫无这样的概念。对此,我进行了比较深刻的反思:认为导致这堂课后果的罪魁祸首就是当时忘了让学生带剪刀,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一下。要知道,“听了,我就忘了;看了,我也忘了;做了,我就记住了。”于是,在进行第二次的教学时,学生的动手操作就成为了众中之重的头等大事。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无疑,从第一次的让学生看结论、记结论到第二次创设动手操

3、作情境,让学生在操作中主动探索、自主发现、得出结论,是一个大的飞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学生借助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改变“耳听口说”的学习模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   第二次的教学设计有这么多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再加上它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着实让我为此有点沾沾自喜。但随之,一个似乎不该有的疑问出现在我脑中:“如果老师没有提出让他们动手剪侧面,他们能发现结论吗?”我越来越感觉第二次的设计不尽人意了。于是,“如何将老师要他们得

4、出的结论变为他们自己探索后获得的知识?”便成为我苦苦思索的新问题。经过不断摸索改进,终于有了第三次我个人认为比较满意的教学经历。 [反思]   1、由指令性操作活动向自主探索实践转化   教学案例二和三中都创设了学生的操作活动情境,但它们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第二次案例中学生动手剪可以说是在机械地执行教师的一个指令,这样的操作活动缺少探究味,思维含量不高,充其量是为了得出某个数学结论,学生与当一回操作工没有太大区别。而第三次设计目标明确,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们始终是积极主动的。虽然,在时间的花费上远远超出了第二种设计,但正是在这种充

5、足的时间与空间的前提保证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发现得更深刻、更透彻了。   2、由获得知识结论向亲历探究过程转变   纵观三次的教学设计,不难发现,其目的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但学生的认知活动却是截然不同的。在案例二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过分充分,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微乎其微,学生的参与是教师指令性的结果。与此相反,案例三中的教学更加重视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大胆地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包装圆柱。在“设计”过程中,有一位学生想用三角形的彩色纸进行包装,但发现无论怎样尝试,都不能成功。最终,

6、用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包装好。相信,这一尝试过程对他而言,是难以忘怀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能力,而学生要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必须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据专家估计,当今时代人类知识总量正以每五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可见,以知识占有为目的的教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   这样三次不同的教学经历,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在新课程标准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需要创设大量的情境,而以学生自身的需要为主旨,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次不同的教学经

7、历创设尤为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