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ppt

实验-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ppt

ID:52237011

大小:33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4-03

实验-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ppt_第1页
实验-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ppt_第2页
实验-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ppt_第3页
实验-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ppt_第4页
实验-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一、实验目的从土壤中筛选一株能够合成分泌淀粉酶的微生物二、实验原理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能够以淀粉作为碳源进行生长繁殖。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合成分泌淀粉酶。当能合成淀粉酶的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时,会将淀粉酶分泌到菌体周围,使菌落周围的淀粉水解成为小分子量的糊精、聚糖和单糖。在用碘显色时,在菌体周围形成透明圈。三、实验材料及仪器实验材料:蛋白胨牛肉膏NaCl琼脂可溶性淀粉碘液实验仪器:牛皮纸培养皿试管涂布棒恒温培养箱玻璃珠四、实验步骤1.筛选培养基的配制可溶性淀粉2g,NaCl5g,牛肉膏5g,蛋白胨10g

2、,琼脂20g,水1000mL。2.碘液的配制称取KI2g,用50mL去离子水溶解,迅速称量I20.5g并加入KI溶液中,用纯水定容到100mL,搅拌溶解后保存在棕色瓶中,橡皮塞封口。3.土样的采集(1)每一小组不同环境取土样并记录当时取样环境情况。(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稀释分离:取土样1g,加入9mL无菌水,逐步稀释至105、106、107,每个梯度涂2个平皿。(3)30℃恒温培养48h。四、实验步骤图示:梯度稀释法分离微生物(4)产淀粉酶菌株的鉴定。取其中一皿喷洒稀碘液记录有水解圈的单菌落,与此对应找出合成淀粉酶的菌株。比

3、透明圈=透明圈直径(mm)/菌落直径(mm)(5)每小组挑取活性优良的菌株接入斜面试管保存。四、实验步骤1.取样环境情况地点一:地点二:地点三:2.绘制透明圈五、实验结果地点一地点二地点三产酶菌落数比透明圈六、结果分析从不同地点获得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可以初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七、思考题1.为什么要用淀粉作为碳源?2.为什么要及时观察实验结果,否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3.为什么同一个土样要稀释不同梯度进行涂平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