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

ID:12960668

大小:3.34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9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_第1页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_第2页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_第3页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_第4页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_第5页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_第6页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_第7页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_第8页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_第9页
资源描述: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发酵工程实验报告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姓名:××班级:生物技术学号:××指导老师:×××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摘要】为筛选产淀粉酶的高产菌株,利用淀粉水解圈作为筛选模型,从学校附近土壤中筛选得到产淀粉酶能力较强的细菌。对其酶活力进行测定,最终得到产淀粉酶的高产菌株。【关键词】淀粉酶;水解圈;酶活力;高产菌株ScreeningofStrainsProducingStarch××(TechnologyofBiologicalLifeScienceCollegeofChangchunNormalUniversity)[Abstract]forthehigh-yiel

2、dstrainswerescreenedforamylase,thestarchhydrolysiscircleasamodelforscreening,screeningfromtheschoolnearthesoilproducedamylaseabilityofthebacteria.Determinationoftheenzymeactivity,highyieldstraineventuallyproducedamylase.[Keywords]Amylase;Hydrolysiscircle;Enzymeactivity;Producingstrain前言:生活中的微生物无处不在,

3、某些微生物给人们带来困扰,但更多的微生物对我们人类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的总称,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是最早实现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为止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品种。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酶法生产葡萄糖,以及用葡萄糖生产异构糖浆的大规模工业化,淀粉酶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几乎占整个酶制剂总产量的50%以上。微生物的许多种类都能产生淀粉酶。淀粉酶种类繁多,特点各异且用途广泛。因为淀粉酶的用途广泛,各国在对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所得淀粉酶活力最高可达到260U/mL左右。虽然不少微生物能产生淀粉酶,但适合商业生产需要的菌株仍然很少,在淀粉

4、酶生产过程中选择适合的菌株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本文以土壤作为原料,从中筛选出具有产淀粉酶能力的出发菌株,并对所得的出发菌株进行酶活力测定,使其给工业生产带来经济效益做大量的准备工作。1.材料与方法1.1器材培养皿、量筒、试管、滴管、吸水纸、烧杯、移液管、三角瓶、酒精灯、玻璃棒、接种环、镊子、天平、滤纸、pH试纸、试管架、容量瓶等。恒温培养箱、高温灭菌锅、无菌操作台、控温摇床、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棉花、牛皮纸、记号笔、线绳、称量纸、试管架、药匙、吸耳球、镊子、酒精棉、废液瓶、胶塞、火柴。1.2试剂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可溶性淀粉、NaCl、蒸馏水、1mol/LNaOH、1mol/LHCl、无菌水

5、、95%乙醇、75%酒精、酵母膏、KH2PO4、碘液、淀粉溶液(0.5%)、蔗糖溶液(1%)、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试剂)、酒石酸钾钠、结晶酚、亚硫酸钠、磷酸缓冲液(0.2mol/L,pH6.8)、6mol/LNaOH。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固体淀粉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1.3菌种土壤稀释液2.操作步骤2.1培养基的配制2.1.1操作流程:称量→溶解→调节pH→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摆斜面2.1.2操作步骤:(1)称量药品:按实际用量计算后,按配方称取各种药品放入大烧杯中。牛肉膏和蛋白胨可分别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中称量,用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

6、。(2)加热溶解:在烧杯中加入少于所需的水量,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待药品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若配制固体培养基,则将称好的琼脂放入已溶解的药品中,再加热融化,在此过程中,需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最后补充所失水分。(3)调pH:用pH试纸检测培养基的pH值,若pH偏酸,可滴加1mol/LNaoH,边加边搅拌,并随时检测,直至达到所需pH范围。若偏碱,则用1mol/lHCL进行调节。注意pH值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而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4)分装:按实验要求,可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而造成污染。

7、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试管高度的1/5;分装入三角瓶内的以不超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5)加棉塞: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和三角瓶口塞上用普通棉花(非脱脂棉)制作的棉塞,以防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而造成污染。(6)包扎:加塞后,将三角瓶的棉花外包一层牛皮纸或双层报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沾湿棉塞。若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则应先把装同类培养基的试管扎成捆后,再于棉花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