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制作技术.ppt

菌种制作技术.ppt

ID:52231958

大小:2.13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4-03

菌种制作技术.ppt_第1页
菌种制作技术.ppt_第2页
菌种制作技术.ppt_第3页
菌种制作技术.ppt_第4页
菌种制作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菌种制作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讲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课程组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一.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二.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三.二、三级菌种的接种四.二、三级菌种的培养五.二、三级菌种的质量鉴定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技术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无论是培养基成分,配制方法和灭菌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1)原种:是由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的母种作种源接种而成,主要用于繁殖栽培种,也可直接用于生产。(母种→原种)2)栽培种:由原种作种源扩大而成,只能用于生产。(原种→栽培种)二、三级菌种制作流程配制培养基灭菌二级菌

2、种培养接种培养接种灭菌配制培养基三级菌种一级菌种二级菌种(二、三级菌种制作过程大同小异)原种、栽培种的制作流程按配方称取原料→拌料→装瓶(袋)→打洞(孔径1cm深至瓶底)→灭菌(1.5kg/cm2,1.5~2h)→冷却→接种(接入黄豆大小一块)→培养(25℃~27℃)→菌丝长满瓶(袋)→培养7d~8d→扩大成栽培种。一.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配制(一)配制总原则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2.营养物质间配制的比例要恰当。3.选择经济实用、来源广泛的原料。4.适宜的pH值和含水量。培养基(料)配制原则⑴

3、掌握碳氮比例食用菌对碳和氮的需要有一个比例,简称碳氮比(C/N)。菌丝体生长阶段:C/N=20∶1;子实体形成阶段:C/N=30~40∶1;C/N过高,菌丝体生长过旺,而子实体小、产量低。⑵选好培养材料①首先选不含杀菌物质的木屑杉、松、樟等树种,含酚、酯、精油等杀菌物质,会抑制食用菌生长。要用必须经过处理,如:蒸煮、晒等。②根据食用菌的喜好选木屑如:培养香菇用桦木屑就比椴木屑好;培养金针菇用构,楮等木屑就比用榆、槐等木屑好。⑶注意物理性状培养原料要注意颗粒粗细、质地软硬程度,以及持水性能等物理性

4、状。⑷调节酸碱度各种食用菌需要的pH值不同,配制培养料时,应选用NaOH、石灰、盐酸或过磷酸钙等物质调节pH值。霉菌比食用菌喜欢更低的pH值,生产上有时为了控制这类杂菌的发生,往往将pH值适当调高0.5~1。原料选择的注意事项(几点说明)⑴木屑:树种:除松树、杉树、柏树、樟树、芸香属、按属等树种之外,绝大多数阔叶树和木屑都可以利用。(因其中含有酚、酯、精油等杀菌物质)粗细:不宜过细,以免培养基过湿或通气不良。选择:根据食用菌分解能力选择,分解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采用硬质阔叶树木屑,反之采用软质树种木

5、屑。如:金针菇分解能力较弱,以含单宁较少木屑为宜,木屑越陈越好;茯苓菌分解能力较强,可采用颗粒粗的松木屑或松木钉。⑵米糠、麸皮作用作用:补充氮源和维生素。稻草、麦秸、木屑、棉籽壳等纤维素原料,含氮量低。如:木屑含氮量0.03%以下。麸皮:含氮量比米糠多,但维生素不如米糠。米糠:含氮量比麸皮少。用量:一般10%~20%,过多易引起污染。⑶加糖的作用①初期补充碳源,用量1%~5%。②诱导胞外酶的产生。纤维素原料,食用菌利用缓慢。加入少量白糖作为食用菌初期补充碳源,促进菌丝快速生长,同时诱导纤维素酶的

6、产生,更好地利用纤维素。⑷Ca2+作用①提供食用菌钙离子:原料中加石膏、CaCO3或过磷酸钙、骨粉提供食用菌钙离子;②钙不断中和食用菌产生的有机酸;③钙还能中和单宁;④减少过量K、Mg对菌丝中毒,促进菌丝生长。1、常用培养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培养料木屑——米糠培养料:木生菇类,如:木耳、银耳、香菇;草茎或草粪——厩肥培养料:草生菇类,如:蘑菇、草菇;棉籽壳——米糠培养料:多种菇类。(二)培养基常用的配方⑴粪草培养基(适用于蘑菇)稻草或麦秸20kg、粪肥(干)30kg、石膏500g、水适量。方法:稻

7、草切成2cm长+粪肥→混合发酵+石膏→调水→装瓶→灭菌1、常用培养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⑵稻草麸皮培养基(草菇)干稻草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过磷酸钙1%、水适量方法:稻草切成2cm长→发酵→+蔗糖+麸皮+过磷酸钙⑶木屑米糠培养基(香菇、木耳、猴头、平菇等)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1%、蔗糖1%、水适量。⑷木屑、麸皮、黄豆粉培养基(银耳)木屑50kg、麸皮15kg、黄豆粉1kg、蔗糖0.75kg、MgSO40.25kg、水70~75kg。⑸棉籽壳培养基(平菇、猴头、金针菇)棉籽

8、壳99.7%、蔗糖0.1%、石膏0.2%、水适量。1、常用培养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三)培养基配制步骤称料拌料调节pH值分装培养料清洁(洗或擦)瓶、袋外壁封口1.不溶性主、辅料混拌均匀2.可溶性辅料溶于水后拌入主辅料3.注意检查含水量(手测法等)比实际要求的pH值调高1左右容器:菌种瓶、菌种袋要求:上紧下松,外紧内松,中间一个洞二.二、三级菌种培养基的灭菌1.灭菌方法及要求高压蒸汽灭菌:压力1.5kg/cm2,温度126-128℃,时间1-2h(谷粒和经过堆制发酵的粪草培养基应达到2-2.5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