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梁计算方法探讨与要点分析.pdf

横梁计算方法探讨与要点分析.pdf

ID:52219430

大小:1.47 M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横梁计算方法探讨与要点分析.pdf_第1页
横梁计算方法探讨与要点分析.pdf_第2页
横梁计算方法探讨与要点分析.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横梁计算方法探讨与要点分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器桥梁工程BridgeEngineering横梁计算方法探讨与要点分析高英贤1.李贵峰2(1.天津滨海新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300457:2.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300457)摘要:混凝土横梁作为连接腹板与支撑梁体的重要构件,受力复杂、空间作用效应明显。横梁内力的精确计算必须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但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问.冈此设计人员经常采用简化方法对横梁进行配筋计算。笔者通过对常用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得出该类横粱比较合理的简化方法,为同类丁程提供参考。关键词:桥梁;横梁内力;配筋计算;简化方法中图分类号:U443.323文献标志码:

2、B文章编号:1009—7767(2016)01—0068—03DiscussiononCrossbeamCalculationMethodandKeyPointsAnalysisGaoYingxian,LiGuifeng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桥梁的数量越来越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最常用的桥梁结构,而混凝土横梁由于受力复杂、空间效应明显,横梁受力的精确计算必须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但在实际工程中.该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直接用于配筋设计,因此寻求合理的简化计算方法十分必要。l常用分析方法T程实践中横梁的简化计算通常采用平面杆系模型III

3、.对平面杆系的简化分歧主要在于恒载内力的传递方式,而活载通常采用影响线横向加载㈦。目前,常用的恒载分配模式有4种:1)腹板传力,认为上部结构荷载全部由各腹板平均分配或按腹板面积分配.加载到与腹板交接处或腹板形心位置,未考虑顶底板及悬臂翼缘的作用;2)均布传力,认为上部结构荷载在横梁桥面范围内平均分配,忽略了箱梁腹板、顶底板及悬臂翼缘传递剪力时的差异性,这样必然增大了悬臂翼缘的内力,削弱了跨中部分的内力;3)面积传力㈥,也称“等效重量法”,认为上部结构荷载是根据横梁各部分的自重比例进行分配的,虽然考虑了悬臂翼缘的影响,但由于横梁是实心的,同样忽略了

4、箱梁断面各部分传递剪力的差异性;4)共同传力,认为腹板是主要传力结构,传递大部分剪力,同时顶底板及悬臂翼缘共同参与受力,一般腹板占70%~85%,顶底板及翼缘占30%~15%,该方法考虑了断面各部分传递剪力的差异性.但对于各部分的传递比例较难68辛荭技木2016No.1(Jan.)V01.34确定。2工程实例某桥梁工程与既有道路斜交,受桥梁布跨影响需将横梁尺寸加宽,横梁结构尺寸见图1。1支崖中心线支崖中心线+堕÷堕[二塑二二二二j!垄+堕+图1横梁结构尺寸(cm)2.1计算模型将该横梁简化为平面杆系模型,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模

5、拟.对4种恒载分配模式进行计算比较.通过纵向整体计算得到该横梁所受总反力为10838kN。其中横梁自重1403kN。1)腹板传力(见图2)F卢3145kNFF3145kNFl_3145kNFI=(10838一l403)/3=3145kN。2)均布传力(见图3)q2=725.8kN/mflilIiIiIliIiljJ、≮■√一■、、jrqz=(10838—1403)/13=725。8kN/m。3)面积传力(见图4)图4面积传力图示y3=(10838-1403)/1403=6.725。4)共同传力(见图5)耻2358.75kN,.=2358.75kN

6、凡=2358.75kN吼=181.45kNImI』.1_l』Ii+』,1-Il2、、7:一I■_■、r腹板传递75%,顶底板传递25%,艮=(10838—1403)/3x75%=2358.75kN,q4=(10838-1403)/13x25%=181.45kN/m。单车道活载反力大小为868kN.通过影响线横向加载作用在横梁行车道范围。2.2计算结果分析各恒载分配模式的计算结果见图6。。艨警泛≥一渺一横向宽度佃司6各恒载传力模式弯矩图桥梁工程器BridgeEngineering由图6可知.各分配模式计算结果差别较大,对于陔横梁,均布传力模式控制支

7、点负弯矩,面积传力模式控制跨中正弯矩,其他两种模式介于二者之间。以腹板传力模式的支点及跨中弯矩为基准,各传力模式下支点及跨中弯矩计算结果见表l。表l各传力模式下支点及跨中弯矩计算结果传力旅专嚣伸差戛舭7专嚣伸差拶7由表1可以看出,腹板传力模式与均布传力模式对横梁控制截面内力的差别很大,按照该计算结果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配筋结构:面积传力、共同传力模式与腹板传力模式相差较小。凶此,可取3种1二况包络进行配筋设计。考虑到实际悬臂翼缘并不能与腹板处承担相同的均布力,因此陔次计算采用腹板传力模式与面积传力模式的包络结果。活载通过影响线横向加载计算,其包络冈

8、见图7。恒载与活载叠加内力计算结果见表2二表2各传力模式下恒载+活载内力计算结果传舫式等三篙伸差易舯u始(kN鞭-m)伸差≯幽由表2也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