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ID:52213235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关键词)音乐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手段;基础知识;引导;音乐索养〔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0463(2013)09—0040—0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儿点思考。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

2、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此,我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行Z有效的教学方式,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我没有采用领唱或带唱方式将这首歌教给学生,而是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生活中感人的爱心画面,诸如抗击非典、抢险救灾、希望工程及扶贫场景等,让学生在极富感染力的生活场景中感受爱心的力量,由此产生学唱这首歌曲的强烈欲望。这种巧妙精彩的新课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积极

3、地参与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恰当、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学牛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情感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进行古典器乐欣赏时,先让学生欣赏二胡、三弦及笛子、扬琴等乐器的演奏,使其获得亲身感受体验,再让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1•谁能说出这些乐器的名称?2•这些乐器你们在哪里见过,它们的用途各是什么?3•你会使用哪种乐器?4•你最喜欢哪一种乐器?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个人抢答

4、的形式,让学生人人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通过“听”、“看”、“想”、“动”、“说”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了解了各种乐器的名称、特征、用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各种器乐的美妙之处,进而认识音乐艺术之美。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对各种器乐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Z情。三、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是音乐教学的重点对于音乐教学来说,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学生才有可能对音乐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真正地提高音乐素养。音乐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功耍求更高,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要求更为细化。“遵循听觉艺术的感

5、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学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的体现不是利用各种先进的视听设备变着花样让学生去听,而是要在歌唱、演奏及创作等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实践为冃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音乐实践和创造。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了知识的支撑,就谈不上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因此,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新课程背景下音斥课堂教学的重点。四、适时引导与鼓励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适时引导与鼓励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如,在歌唱教学的发声练习或在演唱过

6、程中随时引导学生随琴演唱歌曲旋律。唱歌时,提醒学生坐端正,背挺直,鼻腔打开,嘴蹶起来,随时给学生做歌曲演唱示范,同时加以演唱方法和演唱技能技巧的指导训练。这样,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有机地渗透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这也正是音乐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关注音乐,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技能”的体现。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帮助学生成为有一定音乐欣赏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获得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通过音乐教学,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