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

ID:52211456

大小:6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_第1页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_第2页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_第3页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_第4页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王保安党的十八大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解决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构性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耍求我们准确把握城镇化规律,确立科学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行动框架。城镇化的基本规律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虽因国情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又呈现众多共性特征,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演进历程,阶段性特征明显且具有后发加速趋势。一般认为,城镇化率低于30^釣城镇化的

2、初期阶段,此时工商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农业释放的富余劳动力相对有限,城镇化进展缓慢;城镇化率在3盼7吃间为中期阶段,此时工业化提速,为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人口快速向城镇集聚,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城镇化率高于70^釣后期阶段,此时产业结构由工业向服务业转换升级,城乡一体化加速,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和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基本力量。英国的城镇化大约用了100年,美国大约用了80年,日本大约用了40年。工业化进程明显缩短,固然有各国具体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科技进步与工业化、信息化加速所致。城镇化是经济社

3、会协调发展的结果,与农业现代化互生共进。国际经验表明,凡是城镇化水平高的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及农村发展效率亦高。比如,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1960年一1975年,日本城镇化率由6毗升到7%同期农业机械化的支出增长了10倍多。相反,一些拉美国家在城镇化中长期忽视农村和农业发展,一方面造成农村凋敝,另一方面造成城市失业与“贫民窟”问题。城镇化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合理布局为前提。城市及城市群的发展是市场力量、技术进步与环境承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世界城镇化的趋势看,各国城镇

4、化形态特征各异,但都以市场体系的发育为基础支撑,以合理布局为前提,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美国纽约区、五大湖区和大洛杉矶区的三大城市群集聚了全国超过50^的人口和约6矽的国内生产总值;德国则有1/3左右的人口居住在2万人规模的小城镇,是屮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的成功范例。城镇化与产业发育相协调,以产业集约为支撑。工业集群与城市群有机结合,是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比如日本东京湾区、美国二大都市圈和硅谷、德国鲁尔区等,其产业发展都推动了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城镇化既是产业效率效益递增、发展动力转换的过程,又是注

5、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过程,而不只是城镇面积的扩张。城镇化是文明的提升,以公共服务体系为保障。城镇化不仅意味着史多的农民进入城镇,还意味着人们对教冇、社会保障、住房等公共需求的增加,需要政府注重提供全覆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忽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城镇化,必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一些国家大量人口居住在城市“贫民窟”,难以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不仅影响城镇化及其质量,而且导致社会阶层过度分化,容易引发社会动荡。我国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面临一些独特问题和前所未有

6、的挑战。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流转开发等制度不健全,容易带来用地扩张冲动与效益低下问题。一是建设用地利用粗放。上海市是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产出效率较高的城市,但也仅相当于纽约的1/2Q香港的1/14二是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近10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了644彭而城镇居住人口仅增长了45眺三是城市开发强度过大。上海、北京、深圳已分别达到50^4%5%而伦敦、东京分别只有23W294%产业政策约束多。产业准入不平等造成的“玻璃门”、“弹簧门”和“天花板”等现象广受诟病。一些产业准入门槛过高,直接影响了产业发育发展,影

7、响了市场公平竞争、产业创新与效率提升,难以有效支撑城镇化持续发展。农业对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吸纳能力不足,劳动生产率过低。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我国城镇化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地方投融资问题还未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和制度安排,规范、稳左的投融资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金融体系不健全,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界限不清,金融工具和模式单一;直接融资渠道有限,信贷支持政策、银行监管政策等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需求、建设周期、投资风险控制等难以匹配。一些地方政府过度利用融资平台进行城镇建设融资,形成了较大规模债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近儿

8、年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仍难以适应城镇化的需求。尤其是长期将公共服务、社会福利供给与户籍挂钩,导致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分割,造成进城农民难以融入城镇社会。“城市病”过早出现。长期存在的“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硬件轻软件”、“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