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及增殖活性影响.doc

新辅助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及增殖活性影响.doc

ID:52189771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4

新辅助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及增殖活性影响.doc_第1页
新辅助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及增殖活性影响.doc_第2页
新辅助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及增殖活性影响.doc_第3页
新辅助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及增殖活性影响.doc_第4页
新辅助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及增殖活性影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辅助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及增殖活性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辅助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管生成及增殖活性影响【关键词】新辅助化学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学治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就是在局部治疗(手术或放射治疗)之前给予的全身化学治疗。新辅助化学治疗有以下优点:缩小肿瘤,提高完整切除率;降低瘤细胞活性,减少术中播散;消灭微小转移灶,减少复发和转移。目前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研究热点之一是淋巴管在肿瘤浸润转移中的作用,评价新辅助化学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多通

2、过1-5年存活率等临床指标,我们在新辅助化学治疗后对NSCLC患者的微淋巴管进行观察。1一般资料1.1材料选取2006年5月——2010年5月,新辅助化学治疗后手术切除的NSCLC标本20例,同时具备化学治疗前纤维支气管镜标本,这20例患者中,鳞癌8例(1-11期3例,III期5例;低分化5例,中分化3例),腺癌12例(I-II期4例,III期8例;低分化7例,中分化5例)。I-II期7例,III期13例,1-11期病例与淋巴结无转移病例一致,III期病例与淋巴结有转移病例一致。新辅助化学治疗统一采

3、用NP方案[长春瑞滨(诺维本)25mg/m2,dl、8;顺钳40mg/m2,dl-3],术前行2个周期化学治疗,化学治疗后3周左右手术。肺癌分类采用1999年WHO分类,TNM分期采用1997年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第5版恶性肿瘤TNM分期。1.2方法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ZYMEDLaboratories公司生产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试剂盒,以(AngioBio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podoplanin和(北京中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Ki-67进行双染色

4、观察,检测新辅助化学治疗前后微淋巴管密度(MLD)、微淋巴管Ki-67指数(KI)及肿瘤细胞KI。以podoplanin阳性着色(棕黄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计为一个微淋巴管。参照Ohno等[1]报道方法进行MLD计数。2结果2.1NSCLC患者新辅助化学治疗前后MLD变化的比较,见下表:新辅助化学治疗前微淋巴管KI为0.11±0.12,新辅助化学治疗后为(t=2.11,P<0.05)o2.2NSCLC患者新辅助化学治疗前后肿瘤细胞KI变化的比较,见下表:3讨论新辅助化学治疗是相对于传统的辅助

5、化学治疗,即术后化学治疗而言的。传统的术后化学治疗对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不理想,而从现有的临床研究[2]来看,新辅助化学治疗则可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podoplanin是一种新近被发现的淋巴管标记物,podoplanin糖蛋白的IgG抗体能特异地与毛细淋巴管发生作用,podoplanin阳性的管腔经超微结构证明为毛细淋巴管,是一种可靠的微淋巴管标记物[3],可用来区别毛细淋巴管与毛细血管。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便于从一张切片上同时体现微淋巴管和肿瘤细胞增殖情况,同时检测MLD和肿瘤细胞KI。新辅

6、助化学治疗机制之一就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降低其增殖活性两方面影响NSCLC的进展。本研究中新辅助化学治疗所用药物为诺维本和顺钳。本组患者在新辅助化学治疗后肿瘤细胞和微淋巴管KI均降低,考虑与此机制有关。而且新辅助化学治疗前,淋巴结有转移者(或III期患者)肿瘤细胞KI较淋巴结无转移者(或1-11期)增高,化学治疗后又显著降低,提示增殖活性高的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敏感,这与姜大庆等[4]研究新辅助化学治疗对乳腺癌作用的结果相似。腺癌和鳞癌患者新辅助化学治疗前肿瘤细胞K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

7、化学治疗后均降低,腺癌患者肿瘤细胞KI降低较明显,考虑与腺癌细胞自身超微结构有关,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分析。手术刺激会使残留的肿瘤细胞增殖加速,通过术前化学治疗使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从而为术后的辅助治疗赢得时间,减少了术后复发。新辅助化学治疗后NSCLC患者总体MLD值明显下降,淋巴结有转移者MLD的降低较无转移者明显(或III期MLD的降低较I-II期明显),腺癌和鳞癌MLD均降低。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肿瘤淋巴管生成与肿瘤细胞关系密切。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因缺氧等或未知原因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8、(VEGF)-C的分泌,VEGF-C和酪氨酸激酶受体VEGFR-3特异结合,刺激肿瘤组织淋巴管的增生,在淋巴管的形成及生长中起重要作用。新辅助化学治疗通过抑制NSCLC癌细胞的增殖,减少其分泌的促淋巴管生成因子,间接抑制淋巴管生成。本研究结果显示,MLD的降低与肿瘤细胞KI的降低具有同步性,显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②化学治疗药物也可以抑制新生微淋巴管内皮细胞DNA合成,降低其增殖活性,进一步检测微淋巴管KI,发现新辅助化学治疗后明显降低,这也导致淋巴管生成受抑制。肿瘤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