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征信发展.doc

互联网征信发展.doc

ID:52188438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4

互联网征信发展.doc_第1页
互联网征信发展.doc_第2页
互联网征信发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征信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互联网征信发展与监管互联网征信主要是通过采集个人或企业在互联网交易或使用互联网各类服务过程屮留下的信息数据,并结合线下渠道采集的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用评佔的活动。作为传统征信的有益补充,互联网征信的发展将极大扩展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带来全新的服务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处理方式,推动传统信用评分模式的转变,进而对完善我国征信体系乃至社会信用体系发挥重要作用。我国互联网征信发展现状第一,互联网征信活动LI益频繁。一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对用户在网上交易的行为数据进行采集、敕理、保存、加工,提供给阿里

2、小贷或与其合作的商业银行,再经过深度挖掘和评估,形成对客户的风险定价,并用于信贷审批决策。二是以宜信、陆金所为代表的较大型的P2P网贷平台自建客户信用系统,并用于自身平台业务。三是以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NFCS)、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为代表的同业信息数据库通过采集P2P平台借贷两端客户信息,向加入该数据库的P2P等机构提供杏询服务。第二,互联网征信平台初具规模。一是人民银行征信屮心控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金融信息共享系统,截至2014年7月25U,上海资信旗下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NF

3、CS)共接入P2P平台203家,口均查询量达到2000次。二是北京安融惠众征信有限公司创建的“小额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MSP)于2013年3月正式上线。截至2014年9月15II,MSP征信平台会员机构已经达到405家,会员间信用信息共享杏询量已达口均9000余次,有信用交易信息记录的白然人信息主体数量突破100力人。此外,阿里巴巴、腾讯、平安集团等正在积极申请征信牌照。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的主要区别从表面上看,互联网征信和传统征信似乎只是数据的获取渠道不同,前者主要来H于互联网,后者主要来白于传统线下

4、渠道,但是二者存在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数据范畴和内涵方面,传统征信数据来自于借贷领域并主要应用于借贷领域,而互联网征信获取的主要是信息主体在线上的行为数据,包括网上的交易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其他互联网服务使用中产生的行为数据等,而互联网的行为轨迹和细节更多反映人的性格、心理等更加木质的信息,可以用来对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进行推断。第二,在信用评价思路方面,传统征信的思路是用昨天的信用记录来判断今天的信用。这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咋夭信用记录不好的人今天是否仍然是一个高风险者;二是对于过去没有发生过

5、信用记录的人,如何判断其信用状况。对于第一个问题,互联网征信所获取的数据可以实时地反映个人的行为轨迹,并以此推断个人相对稳定的性格、心理状态和经济状况,进而推断其未来的履约能力。第二个问题则引岀了两者的第三个差异。第三,在覆盖人群方面,截至2013年底,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屮有征信记录的约3.2亿人,约占-总人口数的23.7%,远低于美国征信体系85%的覆盖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征信数据范用和来源渠道LI益广泛,同时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极人地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木。因此,互联网征信可以覆盖到过去没有信用记录的人,利用他们

6、在互联网留下的信息数据作出信用判断。第四,在应用领域方面,互联网征信因为数据來源、数据内涵、模型思路的不同,信用评价更趋于对人的一些木性的判断,可以运用于借贷以外更广的场景,生活化、口常化的程度更高,比如应用于租房、租车、预订酒店需要支付押金或预授权等现实屮非常常见的各种履约场景。互联网征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信息标准和共享机制有待建立。一是当前个人和企业网络信息采集标准、信用报告格式规范、征信服务标准等缺乏,制约了互联网征信机构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采集、加工和应用的效率。同时,缺少相应的接口交换标准来打通传统金融

7、和互联网金融、线上和线下之间的信息壁垒。二是互联网征信条件下的信息共享问题尤为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数据库由于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利益激励机制的情况下,大多不愿意共享。第二,合法合规风险凸现。当前,互联网征信活动存在违反《征信业管理条例》有关管理法规的法律风险。如,网络社交平台或电商平台等往往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采集和使用用户数据或提供给第三方征信机构;又如,互联网征信机构可能有意或无意地采集并使用了用户的敏感数据,甚至存在采集法律规定不能采集的信息数据的情况;再如,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白身建立

8、“黑名单”和“不良信息数据库”,并忽视履行告知信息主体本人的义务。第三,信息安全风险突出。互联网征信对互联网以及技术的依赖度更高,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更加严峻。一是通过互联网采集、传输和提供网络征信服务,容易受到网络黑客和病毒的攻击,一旦出现信用信息被非法访问、截取和篡改,信息系统遭到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将对个人隐私和客户权益保护构成重大威胁,而且网络风险的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