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师德之魂.doc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doc

ID:52093060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2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doc_第1页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doc_第2页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与责任师德之魂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国有一千多万名教师,承担着培育两亿五千万青少年学生的重任,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连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由此可见,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作为人民教师就得“艺高为师,师德为范”;就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为教师,我始终记着这样的话:“师德的核心是爱生、师德的底线是责任”,也始终这样要求自己。我能够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的案例是

2、一位平凡教师尽最大努力和最大爱心做的事,同时这些也是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痕迹,是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总结经验的成果。一、严厉不是唯一的管理模式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严师出高徒”固然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任何事情只体现严格那么学生难免要觉得老师没有人情,哪怕在嘴上暂时不抵抗,心里是不满意的。更何况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不是一天两天,一味地严格难保他们哪天要起义。所以,班主任合理把握严格的度是很重要的。我的班级

3、管理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早晨,我到班级上上早读课,发现一个男生在抄后面一个同学的作业。我站在他们中间,他们非常惊恐地抬起头来。也许在他们的印象中,班主任应该把本子收了或者撕了,又或者是要把他们严厉地批评,而我当时什么都没有说,就只是看着他们。一分钟以后,我把本子放回那个同学手里,说:“你觉得这样做对吗?如果不对,那么下次还需要这样做吗?”他们两个脸红红的,没有回答我。我觉得话说到这里也就可以了。于是站着又看了他们一会,就进行早读了。过了两天,其中一个小男孩来找我,对我说:“殷老师,我抄别人的作业是不对的,我以后会改正的。”孩子的话是那样纯真,

4、却感人至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完善不是不犯错误,而是懂得去明辨是非,懂得自觉地改正。所以在这事情上,我觉得无声的教育也是可以胜过有声的责备的。有的时候,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学生他能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目标明确,他的学习成绩也是稳步上升。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作为教师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老师不是在训斥他,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在与

5、他交流,用宽容的心态给予他帮助,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抵触情绪冰消雪化,从而受到“良药不苦口”的效果。我相信,只要用心去付出,总会有收获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进步,每个学生都能进步。鼓励,远胜于批评的效应。鼓励既能完成对学生错误的批评,又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老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束关注的目光,一句亲切的话语,如同不“苦口”的良药,其“疗效”远胜过一顿严肃的批评,严厉的训斥。所以,我明白,不管是严格或者宽容,前提都要出于对学生的爱。二、爱,需要赏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

6、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我们的学生需要我们的赏识,真心赏识孩子,就如一剂甜甜良药激励孩子,进而产生一种自信心。两年前,我刚接手一个一年级的班级,就发现这个班中有三个学生的语文根本学不会,就连最基本的拼音都不会认,更不用说拼读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可言,测试不及格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不足为奇。针对这一情况,我先找他们谈话,从谈话中,我感受到这三个学生其实也很想成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但因为自己不够认真,跟不上别人,也就渐渐地放弃了。当我问到:“你们想赶上去

7、吗?”,他们就显得有点羞涩了,轻轻地一声:“想。”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我抓住这个苗头,为他们制定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计划。我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他们认读拼音,同时也请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助他们。每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我都会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你们真棒!”他们的一个笑脸,一句“谢谢”都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眼看着他们的自信心逐渐恢复,我又开始为他们制订新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上,我尽量找机会让他们来表现自我,让他们回答一些最简单的问题,用“你真行!”、“回答得很好嘛,了不起!”、“你的想法真特别,连老师也没有想到,你简直太厉害了!”等鼓励性的语句不断地激励

8、他们,让他们在赏识中找回了自信。结果,这三位学生语文期末考试成绩都达到了及格以上,使他们真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个案例让我明白:教师要辨证地认识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