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和智慧》PPT课件.ppt

《学问和智慧》PPT课件.ppt

ID:52079322

大小:1.06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3-31

《学问和智慧》PPT课件.ppt_第1页
《学问和智慧》PPT课件.ppt_第2页
《学问和智慧》PPT课件.ppt_第3页
《学问和智慧》PPT课件.ppt_第4页
《学问和智慧》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问和智慧》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问和智慧罗家伦学习目标1、简介作者;积累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研读第一部分。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后赴欧美留学。1919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五四运动宣言是他所写。1920年被派赴美,留学。1928年8月,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31岁的罗家伦出任首任校长。1932—1941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1969年12月25日他病逝台北,享年73岁。●给下列划线字注音:譬如犀锐陶冶晦塞要塞瓶塞探骊得珠矻矻穷年鞭辟入里无关宏旨寸

2、积铢累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字字珠玑(pì)(xī)(yě)(sè)(sài)(sāi)(kū)(lí)(pì)(hóng)(zhū)(chén)(jìng)(jī)成语解释1、探骊得珠2、无关宏旨3、鞭辟入里4、浮光掠影5、融会贯通6、寸积铢累: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比喻印象不深刻。: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一点一滴的积累。分析标题 猜测文章内容与结构区别与联系速读课文——咀嚼内容——找每一节的中心句。◆学习指导:

3、1、阅读议论文要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就是能表达一个文段观点的句子。2、找中心句要从理解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3、中心句可能在文段中的位置有三种:段首、段尾、中间,还有可能需自己概括。各小节中心句: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第2段: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第4段:著书、读书都要智慧。第5段: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第6段: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

4、,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2),解说“学问”与“智慧”概念不同。(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智慧是发现,是创造,智慧的主体是人的思想。第二部分(3~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联系)第一层(3,4),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第二层(5,6),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运用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喻证法)学问:原料铁工具智慧:熔炉电火透视、反想、远瞻4、(1)、课文开头部分运用什么修辞说明学问和智慧的区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些比喻使论证更贴切形象,通俗易懂,易于

5、读者理解和接受。对学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清楚准确。(2)、比较课文与字典中对“学问”和“智慧”的解说在表达上的异同。学问:系统的知识。智慧:从实践中得来的聪明才干;同“智力”(指人认识事物和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换成字典中的解释,可能更科学、更严谨,但是可读性不强。作者采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把抽象的概念说得更明白。5、讨论:有知识的人一定是有智慧的人,这说法对吗?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看法。说法错误。作者以“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作比,证明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是有智慧的人。给下列加点

6、的字注音.陶冶寸积铢累犀锐蚌壳探骊得珠注意字形.无关()旨融()贯通物()天择鞭()入里()破五车浮光()影()头讲章推()出新课堂练习注意字形.无关(宏)旨融(会)贯通物(竞)天择鞭(辟)入里(读)破五车浮光(掠)影(高)头讲章推(陈)出新陶冶yě寸积铢累zhū犀锐xī蚌壳bàng探骊得珠lí根据拼音写汉字Xī()锐kū()穷年大kuǎn()寸积zhū()累犀窾铢矻矻回答下列问题学问和智慧的区别是什么?学问和智慧的联系呢?我们要智慧还是学问呢?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工具.智慧是心灵的发现,是创造.联系:学问不能

7、离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我们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1、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有智慧没有学问又是怎么样?2、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在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讨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学问”和“智慧”的联系,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2、培养用辩证的观点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有条理说理的能力。自学提纲15分钟1、概括第二部分各段主要内容,划分层次。2、阅读第3段与第5段,比较这两段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这两段的顺序可否调整?3、第4段可否删掉?为什么?4

8、、画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想想为什么不在开头提出?5、第6段是全文的总结段,具体说说它与前文的关系。第3段: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4段: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 第5段: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第6段:论述学问和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关系。1、概括第二部分各段主要内容,划分层次。第一层(3—4):学问不能离开智慧。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