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67691
大小:224.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31
《《两小儿辩日》阅读测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言文两则》知识大比拼比赛规则:1、组长选择题号,别组选过的不能再选。2、每人100分,根据答题情况给分。选择你所做的题1623457891011121314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及其日中则如盘盂( )及其日中如探汤( )孔子不能决也( )孰为汝多知乎( )2.文中“辩日”之意是。1号3.面对太阳,两小儿产生了什么不同的看法,他们的依据是什么?2号4.从他们认真争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两小孩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组长辩论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人的远近。真正的
2、求知求学精神,独立思考,不畏权威,敢于质疑。善于观察,理论联系实际!译句1.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3号2.孰为汝多知乎?2号3.“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1号4.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组长示例:①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②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③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提出的问题,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1、 翻译下面的句子。3号①我以日时去人近。②日初出大如车盖。2、两小儿是为什么事
3、而辩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1号3、找出文中的反义词,写下来。2号4、文中的比喻句,并写出这些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组长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是从视觉、另一个是从触觉,所以有不同的看法。近——远;大——小;热——凉。1、日初出大如车盖,把初升的太阳比作车上的篷盖。2、及其日中如探汤,把中午的天气热比作把手伸到热水里。1.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组长⑴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
4、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⑵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2.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1号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号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4.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号1、(1)一儿以日始出近,而日中时远也。(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近也。”2、孔子不能决也。1.解释3号弈( )秋,通国( )之( )
5、善( )弈者也。2.翻译2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1号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组长3、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4、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1.解释下列加点词并比较古今义有何不同。1号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_____今义__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_____今义______2.用原文回答“此不为远
6、者小而近者大乎”中“此”指代什么?2号3.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3号通国之善弈者也一人虽听之虽与之俱学4.用《学弈》中的话说说一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组长2.距离;到某地方。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1.两小儿提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证明的根据分别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原话回答。1号小儿甲:观点:论据:小儿乙:观点:论据:2.这个故事写得生动,形象而又寓意深刻。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用三言两语加以评说。组长3.《学弈》选自《》作者,是时期
7、国人。中国古代著名家,家,家代表人物。3号4.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有作品《》流传后世。2号翻译下列句子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1号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2号3、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组长4、《学弈》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一个( ),告诉我们( )。3号3.本题可以多角度进行思维。可认为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亦可认为事
8、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3号及其日中如探汤孔子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2、文中“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1号3、对“两小儿笑曰”一句中“笑”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善意的笑”;有人则认为这是“恶意的讥笑,嘲笑”。你同意哪一态度?谈谈你的理由。组长4、用两个成语形容《学弈》中两名不同学生的学习态度。2号2.本题也可以多角度回答。或认为知识无穷尽,即使大学问家也有所不知;或认为孔子能正确对待小儿的问题实事求是,决不“强不知以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