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8885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物化”和“人化”两种教学态度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物化”和“人化”两种教学态度比较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教师既能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又能让课堂有序,一节课上下来感觉游刃有余,而自己上课却往往感到精疲力尽?其实,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与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动机、学习自信心、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创新意识及学习情境、课堂心理氛围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而上述因素除与学生的智力、知识基础、身体素质有关外,还与教师的教学态度有密切关系。即相同的教学条件下,教师的教学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物化”和“
2、人化”两种教学态度的区别有:一、教育观念不同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灌输和影响下,教育者形成了“师道尊严”的观念,认为教师必须控制学生,教师是真理代言人,而且这一观念根深蒂固。于是,学生成了被灌输知识和道理的“容器”,教师把学生定位为静止的、被动的、消极的接收容器,即把人“物化”了。教学实践中采用“物化”教学态度的教师往往把学生当做工具,当做人力来培养。“人化”教育或“人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把学生真正当人。学生应被定位为活生生的、迅速发展的、具有自我能动性的人,这就是“人化”,确立以人为目的的教
3、育。它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都应该把人的能力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人性、人格的培养,只有这种教育,才能使人的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二、教学方法不同采用“物化”教学态度的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课程知识的施予者、学习结果的评判者。教师只是起到了知识的代言人的作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能提出不同观点,学生对教师上课往往感到乏味,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只能培养出少数知识应用型的学生,培养不出有创新意识和创
4、新能力的学生。采用“人本”教学态度的教师能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学习心理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他们有很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很高的教学技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热情、自信心高。他们是新课程的创造者、教学意义上的交往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三、教学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物化”教育把提高学生分数和升学率作为工作目标,发展的是学生的记忆和复现性思维,关注的中心是积累系统知识和发展记忆力。低估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已有的知识经验。忽略学生的品德、意志、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忽略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5、能力的培养。在传授科学知识时忽略了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学生充其量只是学过了这门学科而没有掌握这门学科。“人本”教育承认知识是客观的,是不受学习者的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的。但同时注意到学习者是有感情的,其认知过程是与兴趣、态度、动机、好奇心等情感因素紧密相联的。因此能更多地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及个性发展、创造力培养出发,关注人本身的自由发展。通过对学生的兴趣、态度、动机、情绪、好奇心、想象力和个性特征的培养,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种种新方法,并培养其独立思考、判断和处理问题、不断更新知识的习惯。四、教师的心理
6、角色不同采用“物化”教学态度的教师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目标,对学生不关心、不帮助,领导方式专制或放任,学生不愿意与之亲近或交流,他们顶多称得上一个“教书匠”。采用“人本”教学态度的教师不仅是人类科学知识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的榜样、知己、朋友。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做人真诚谦虚,对学生关心、热爱、体谅、帮助,领导方式民主,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学生愿意与之交流。五、知识观不同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等书本知识或前人总结验证的间接知识称为显性知识。融入个体亲身经历的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技能、方法等称为隐性知识。而
7、能否在实践中成功解决问题,取决于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组合。采用“物化”教学态度的教师注重显性知识而忽略了隐性知识,其结果是学生只会考试和解题,且考完就忘,缺乏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问题和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采用“人本”教学态度的教师注重在实践中积累隐性知识和提高能力,实施自主、开放、有效的教学。六、所依据的学习理论不同采用“物化”教学态度的教师所依据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学习的起因是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和预测行为,进而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强调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
8、心。在这种学习理论支配下,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从发挥,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被禁锢,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采用“人本”教学态度的教师所依据的学习理论是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理论注重对学习的内部过程及内存条件的研究,认为学习是以意识为中介的,是通过情境的领悟与认知形成认知结构而实现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