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反思

ID:5197830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反思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反思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反思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反思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与反思毛湖淌初级中学郑吉元古人云:习焉不察。教师每天接触的是学生、教材、教法、成效等,每天重复做着这件事,看问题极容易僵化,所获得的认识也容易片面或肤浅,在思想上容易产生麻痹。如果我们对许许多多的常见教学现象,回过头来问自己“为什么?”,再问“怎么办?”,就很可能难住自己。要使自己的教学业务素质不断优化,就需要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开展教学反思,即在一个教学活动结束后,或过头来看一看,想一想,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入手,围绕“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进行比较探讨,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在不断更新的认识指引下走向成熟

2、,走向完美。一、反思的性质分析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对人的常规思维和反思行为作了重要的区分,他认为,反思不是一种能够被简单地包扎起来供教师运用的一套技术,而是一种面对问题和反应问题的主人翁方式。反思是一种比逻辑的理性的问题解决更为复杂的过程,反思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在反思行为中,理性和情绪交织其中;三种态度——虚心、责任感和全心全意是反思的有机组成部分。走进新课程,我们更是觉得反思的重要。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

3、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而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它隐含着三个基本理念:其一教师是专业人员。这里的“专业”不是把所教的“学科内容”作为其专业表现,而是把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视为其专业表现的领域。“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最难的问题不是应用新的理论知识,而是从经验中学习。学术知识对于专业工作是必须的,但又是远不够的。因此,专业人员必须培养从经验中学习和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的能力

4、。”其二、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需要持续成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由新手成为“专家型”教师,是需要过程的,而且这个过程是无止境的。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生长基础。其三、教师是学习者与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是“自我引导”的结果,因此,教师始终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者。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加以思索、研究、改进,由教师来研究改进自己的专业实际问题是最直接、最适合的方式。二、教学反思的内容1、目标的设定、实现。教学目标分为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直接目标是指一节课或一个专题的教学要求学生获得的学习结果;间接目标是通过学习使知识潜移默化,转化为自己的品德修养或对自己行为的某种约束。教师

5、教学的反思,要考虑直接目标是否合理?效率如何?直接目标是否与全面发展育人的目标相统一?间接目标是如何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的?2、教学过程的组织。想一想:教学活动各环节组织是否合理、流畅?各环节的活动容量、密度与学生注意、思维等认知活动是否协调?教学过程的全流程的完整与美感如何体现?3、教学方法的选用。想一想,教学方法设计是否科学、实用?是否具有创造性?教法是如何体现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的?各类教具的选用是否体现直观性、实效性和先进性的?4、学生的掌握程度、能力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用分层教学,学生是否各有所获,能力体现如何?作业布置是否有弹性,是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三、教学

6、反思的途径我国基础教育强调教师自我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这种反思应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追随教改发展的新动向,对教学活动中的一些熟知现象进行考察、整理、归类、判断、取舍,从中提炼符合时代精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第二阶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地在行为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该效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三阶段:在教学后进行反思。这种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

7、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1、及时发现,及时反思。即在一个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有了一定的结果时,就马上反思,把预定的教学方案、目标与教学情境、实效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如:“课后记”,一节课上下来,集中一点思考得失,分析原因,总结经验;“课改日志”,以日记形式,记录教学的所见所闻与心得体会。这样,教学活动就不会成为过眼云烟,而且由于感受真切,体验深刻,对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起着明显地推动作用。2、自我超越,延时反思。即对过去已经教过的内容,在再次进行教学时,以创新的态度对课文进行再加工。具体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