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doc

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doc

ID:51950915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0

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doc_第1页
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doc_第2页
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doc_第3页
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doc_第4页
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孔事故与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l钻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常见的钻孔(包括清孔时)事故及处理方法分述如下:一、坍孔坍孔的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一)坍孔原因1.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2.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3.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4.提出钻锥钻进,

2、回转速度过快,空转时间太长。5.掏渣筒倾倒,撞击孔壁,造成过大震动。6.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形成反穿孔。7.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或水),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8.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二)坍孔的预防和处理1.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2.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质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m~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3.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二、钻孔偏斜(一

3、)偏斜原因1.钻孔中遇到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2.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1.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2.钻杆弯曲,接头不正。(二)预防及处理1.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钻机底座、钻杆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2.由于主动钻杆较长,在工作中要避免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3.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正,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用检孔器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偏斜的情况后,一般可在偏斜处上下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砂粘土到偏斜处,待沉积密实后再继续钻进。二、掉钻

4、落物(一)掉钻落物原因1.卡钻时强提强扭,操作不当,使钻杆或钢丝绳超负荷或疲劳断裂。2.钻杆接头不良或滑丝。3.钻向环、转向套等焊接处短开。4.钢丝绳过度陈旧,断丝太多,未及时更换。5.操作不慎,落入扳手、撬棍等物。(二)预防措施1.开钻前应清除孔内落物,零星铁件可用电磁铁吸取,较大落物和钻具也可用冲抓锥打捞,然后在护筒口加盖。2.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联结装置。(三)处理方法掉钻后应及时摸清情况,若钻锥被沉淀物或坍孔土石埋住应首先清孔,使打捞工具能接触钻杆和钻锥。打捞工具有以下几种:打捞叉、打捞勾等。对严重的坍孔埋锥,可采

5、用比钻锥直径大的空心冲击锥或冲抓锥将坍在原锥上面的土、石清除掉,接触原锥后,再换用比原锥直径稍大的栅式圆柱形的空心锥,冲钻至原锥底部,使原锥与周围孔壁分离后,提出空心锥;再将前述的打捞钩入孔钩捞,先将原锥身扶正,再用卷扬机会同链滑车同时提拉。三、扩孔和缩孔扩孔比较常见,一般表现为局部的孔径过大。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锥摆动过大,易于出现扩孔,扩孔发生原因同坍孔相同,轻则为扩孔,重则为坍孔。若只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只是混凝土灌注量大大增加。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应按坍孔事故处

6、理。缩孔即孔径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钻异常困难的迹象。缩孔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锥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锥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各种钻孔方法均可能发生缩孔。为防止缩孔,前者要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快转满进,并复钻二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锥上下、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孔径要求为止。l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成桩的关键性工作,灌注过程中应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统一指挥,

7、做到快速、连续施工,灌注成高质量的水下混凝土,防止发生质量事故。如出现事故时,应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及时设法补救。对于确实存在缺点的钻孔桩,应尽可能设法补强,不宜轻易废弃,造成过多的损失。经过补救、补强的桩须认真的检验认可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质量极差,确实无法利用的桩,应与设计单位研究采用补桩或其他措施。一、导管进水(一)主要原因1.首批混凝土储量不足,或虽然混凝土存储量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以致泥水从底口进入。2.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

8、头或焊缝中流入。3.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导管底口超出原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水。(二)预防和处理方法为避免发生导管进水,事前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万一发生,要当即查明事故原因,采取以下处理方法:1.若是上述第一种原因引起的,应立即将导管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