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ID:23249623

大小:74.6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5

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_第1页
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_第2页
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_第3页
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_第4页
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学校:武汉理工大学专业:道路桥梁姓名:李天亮二〇〇九年三月10钻孔桩灌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灌注水下是混凝土成桩的关键性工序,灌注过程中应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做到快速、连续施工,灌注成高质量的,混凝土防止发生质量事故。如出现事故,应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及时设法补救。对于确实存在缺陷的桩,应尽可能设法补强,不宜轻易放弃,造成过多的损失。经过补救、补强的桩,经认真地检验认为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质量极差,确实无法利用的桩,应与设计单位研究,采取补桩或其他措施。常见的成桩事故有导管

2、堵塞、钢筋笼上浮、断桩、各种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等等,下面分别进行分析:一、导管堵塞导管堵塞多数发生在开始灌注混凝土的时候,也有少数是在浇注中途发生的。原因有下列几种:1、导管变形或内壁有混凝土硬结,影响隔水塞通过(球)。2、隔水塞上没有先浇水泥砂浆,而混凝土的粘聚性又不好,在搅拌储料斗或提吊料斗中的初存量混凝土时,漏斗中的混凝土离析,粗骨料卡入隔水塞或在隔水塞上架空。3、混凝土品质差,如:混凝土中混有大块石、卷曲的铁丝或其他杂物,造成堵塞,混凝土容易10离析,在导管内下落过程中浆体与石子分离,石子集中而堵塞导管;混凝土干稠,

3、坍落度小于16cm时也易堵塞导管;使用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因中途停顿时间较长而堵塞导管。4、导管漏水,混凝土受水冲洗后,粗骨料聚集在一起而卡管。为了预防堵管,可在允许的导管埋入深度范围内,略为提升导管,或用提升后猛然下插导管的动作来抖动导管,抖动后的导管下口不得低于原来的位置,否则反会使失去流动性的混凝土堵塞导管口。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消除堵管,否则应停止灌注,用长钢筋或竹竿疏通。如仍然无效,只好拔除导管。如果刚开灌,孔内混凝土很少,提出导管疏通以后,将孔底清除或吸干净再重新开始灌注。如果中途堵管需拔除导管才能处理,否则会

4、形成断桩,按处理断桩的办法处理。为了防止堵管,组装导管时要仔细认真检查,检查导管内有无局部凸凹,导管出口有无向内翻转。用法兰盘连接的导管靠端面橡皮垫密封时,要检查橡皮垫是否突入导管内,各螺栓的松紧程度是否一致,预紧力是否足够。应严格控制骨料规格、坍落度、拌和时间,尽量避免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经远距离运来的混凝土不可直接倒入漏斗,应倒入储料斗拌匀后再送进漏斗。灌注过程中要避免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而破坏导管的密封圈,使导管漏水。二、钢筋笼上浮10在不是全长配筋的桩中,钢筋笼上浮是较为常见的事故,迄今为止大概很少有一个工程的

5、全部工程桩都一点未发生钢筋笼上浮的。上浮程度的差别对桩的使用价值的影响不同,轻微的上浮(上浮量小于0.5m)一般不致影响桩的使用价值,上浮量超过1m以上而钢筋本身又不长,则会严重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1、混凝土质量差。易离析的、初凝时间不够的、坍落度限度大的混凝土,容易使混凝土面上升至钢筋笼底端时混凝土难以流入或无法流入钢筋笼而造成钢筋笼上浮,有时混凝土面已升至钢筋笼内一定高度时,表层混凝土开始发生初凝结硬,也会携带钢筋笼上浮。2、操作不当。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钢筋笼的笼口固定不牢,不是用电焊而是用铁丝马马乎乎绑扎一下,有时

6、甚至忘了固定,钢筋笼稍受上冲力即引起上浮;②提升导管过猛,不慎钩挂钢筋笼又未及时刹车,也可能造成上浮;③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底部时,导管埋深过浅,灌注量过大,混凝土对钢筋笼的上冲力过大;④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内一定高度后,导管埋深过大。操作不当引起的钢筋笼上浮较好预防,由于混凝土表层初凝而引起的钢筋笼上浮,则应通过配制混凝土和加快灌注速度予以避免。因为,表层混凝土初凝不仅会使钢筋笼上浮,还有可能造成埋管事故,或断桩事故(导管必须提离初凝的表层混凝土上面)。三、断桩、夹泥、10泥浆或泥浆与水泥砂浆混合物把灌注的上下两段混凝土隔开,

7、使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成为断桩。断桩是严重的问题,不做妥善处理,桩不能使用。因此,灌注时要十分注意防止断桩。断桩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1、灌注时间长,表层混凝土流动性差,导管埋深浅,继续灌注的混凝土冲破表层而上升,将混有泥浆的表层覆盖包裹,就会造成断桩或桩身夹泥。2、导管提升过猛,当混凝土堵管时,往往采用前述抖动导管的办法来迫使导管内混凝土下降,此时如导管没有提离混凝土面,只是埋深太浅,则可能有泥浆混入,形成桩身夹泥;如导管提离混凝土面,就形成断桩。3、测深不准,由于把沉积在混凝土面上的浓泥浆或泥浆中可能含有的泥块误认为

8、混凝土,错误地判断混凝土面高度,使导管提离混凝土面成为断桩;由于拆除导管的长度的统计错误,也会发生这种事故。4、灌注中途,混凝土堵管或导管严重漏水,需拔除导管才能处理,也将形成断桩。5、突然停电,现场没有配备发电机组或发电机组也突然发生故障,搅拌设备或吊机突然损坏,浇灌过程中突降暴雨无法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