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47977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0
《反思同课异构中的导课片断0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同课异构”中的导课反思宁强县北关小学王春芳学校教研室安排四月份同课异构活动,我们一年级数学对《认识物体》进行同课异构。在这里我对我们三位老师的不同导课进行介绍及反思。导课一:我在上这节课时,当时由于自己是最先上,考虑的也不是太多。所以就按照教材上的“拓印”和“描绘”这两种方法去导入。课前准备了一些长方体的饼干,圆柱体的薯片,正方体的积木,还有三棱锥,把它们统一放在一个黑袋子里面。师首先谈话:昨天老师在超市去买了一些零食,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想)师:谁在前面摸一摸后告诉大家?(摸一摸后逐一回答)师又问:那你
2、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薯片盒子的底部是什么形状的呢?生:想!再问: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它能清晰的呈现出来呢?生答:可以临摹画出来;还可以印出来……师:你们的办法真好!现在请大家把你们准备的圆柱体学具拿出来在纸上画一画,看它的底部到底是什么形状的?(生小组实践活动)我下组观察后发现,个别学生不会很准确的临摹,不太圆,有的口没接上,还有的学生由于准备的实物太细,导致临摹出来的图形太小不清楚。活动完后师再问:你们画出来的是什么形状的?(是圆形)那你们想不想看老师给大家印一个在黑板上啊?(想)(师演示)我拿涂满红水的薯片盒
3、子在白纸上印了一下,由于红水涂的时候多少掌握的不太好,所以出来不太规则!师小结:今天我们通过描一描、印一印等方法可以知道其中一个面的形状,那现在请大家继续把你其它不同形状的物体描一描吧,看一下它们其中的一个面又是什么形状呢?……课后,我们年级组的数学老师在一起进行了评课,反思如下:1、细节想的不是太清楚,如我在拓印的时候使用的红水就不好。2、细节处理也不是很到位,在学生对这一方法操作有困难的时候,没能及时进行说明指导。3、有点太紧扣教材,末能创造性地挖掘教材和使用教材。4、对实物的准备也欠充分,故更加导致学生
4、不能很直观地体会到“面从体上来”的这一抽象理论。导课二:党晓燕老师上的是第二节,有了第一节我导入不够恰当地基础上,我们三位老师进行了很细心的分析及探索,运用什么方法就能让学生通过简单有趣地实践化解知识的难点呢?我们都在思考中……在第二天的导入中,党老师首先就问: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生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又问:那你们知道它们的特征吗?(让生分别复习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师又问:你们想知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是什么样子的吗?(手捂住)谁能说说可以怎么做就能知道?生:可以画,可以描……师:你们说得真是太好
5、了,今天呀,老师也想了一种办法,请大家看好了。(师演示:她拿出一张彩纸粘在底部,又拿出一把剪刀沿边线剪了下来。)当剪完后师又问:我剪的这个图形是不是和这个看不见的底部是一样的?(一样)现在我要取下来了。取下来后贴在黑板上问:这是什么形状的?(圆形!)师在后面的教学中直接把粘好的图形取下来贴在黑板上,学生很快很直观地认识了各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印象深刻且简洁明了。给我们所有听课的几位老师的感觉都是,导入很成功,很有特点。教学完后,我们及时进行了集体评课交流,反思如下:1、教者通过二次备课,很准确地解决了第一次教学
6、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二次备课的重耍性。2、方法的优化,体现了教者的智慧和创造性使用教材。同时也体现了异构中的多层面、多方位的合作与探究,也是集体智慧的一种呈现方式。3、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老师对难点的突破是否巧妙到位。导课三:在我们第二次进行集体评课时,都对党老师课的导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她利用非常简单直接的手段很高效地就解决了教学中难点。最后该李鳞老师上课,李老师当时很郁闷,她既不想重复别人的方法,同时也想展示自己教学中的亮点和智慧。她不知道如何再有更好的办法进行二次突破,她还在思索中,我们也一样
7、。可现实恰恰相反,在第三天的教学中,李老师又呈现给了大家不一样的导课方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首先,李老师问:我们之前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它们的特征分别又是什么呢?(让生复习立体图形和它们的各种特征)生汇报后又问:那你们今天想不想知道这个正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呢?(想)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让生说一说)师:今天老师呀有一个办法看好不好?(师演示:拿一把剪刀直接把其中的一个面剪下来,再贴在黑板上。)问:现在请大家说说这是个什么形状呀?(正立体)师:请大家用老师这个方法去剪一剪,看长方(圆柱)体其中的一面是什么形
8、状的?(小组活动)……太形象太直观了!当时我很激动,很佩服她的这一方法,看似简单的一个做法,就这么轻易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非常抽象的知识。当天下午,我们三位数学老师再次进行了评课议课,一致认为李老师课的导入非常成功,应该说更加合理。反思如下:1、教法的巧妙,进一步体现了异构的层层优化,同时也给每位教师带了不同感观和想法。2、再次备课的重要性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大家的深入分析和再次挖掘,不可能如此之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