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38187
大小:47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9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对比练习课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对比练习课》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圆锥与圆柱的体积的对比练习教材分析:《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最后部分,是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学好这部分知识,为今后学习复杂的形体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前提。本节练习设计《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对比练习》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熟悉两种形体的公式,灵活地运用公式求圆柱、圆锥的体积。通过解决有关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对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学
2、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锥和圆柱的体积。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特殊关系,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圆锥和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练习纸。 教学策略:在本课,不再是老师单纯地讲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解题,
3、总结经验,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我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先回忆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再计算、解决问题、观察归纳等方法加以验证,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等学习方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学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灵活运用,提高解题的速度,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以练促忆,回顾旧知。1、过渡语: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6。现在我们一起回忆旧知识。来做一些对比练习,从而能够正确快速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只列
4、式,不计算!(课件演示相关习题)(1)已知圆柱的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高是10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高是10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已知圆柱的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已知圆锥的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揭示课题。板书:已知底面积和高:V圆柱=shV圆锥=sh已知半径和高:V圆柱=兀r2hV圆锥=兀r2h小结:圆柱的体积公式与圆锥的体积公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圆锥要乘三
5、分之一,希望同学们在下面的练习多加注意这个问题。(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已学过的知识之后,再通过交流、对比、补充,异中求同,使学生的知识真正实现内化,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一、对比练习,升华技能。(一)基本练习1、我会填。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和是6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一个圆柱体积是27立方分米,比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多()立方分米。一个圆锥体积是50立方厘米,与它
6、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立方厘米。6小结:当我们区别好了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公式,只要知道其中一种形体的体积,和“等底等高”这个关键的条件,就能快速求另一种形体的体积。(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下面的练习打下基础,只有对概念和公式的熟知,学生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才会得心应手。)(二)综合练习。2、对错我会判,谨慎我最行(先打手势,再指名说原因)。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高是3分米,体积是9.42立方分米。()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2倍,它的体积不变。()一个圆柱
7、体铁块,可以熔铸成3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零件。。()3、反复比较,细心选择(兀值取3)。一个圆柱形水池的,池底直径是4米,水池的深度是3米,这个水池约能容下()立方米的水。A、3×(4÷2)2×3=36B、×3×(4÷2)2×3=12C、×3.14×(4÷2)2×3=12.56D、3.14×(4÷2)2×3=36一个圆锥形沙堆,高9分米,底面半径是6分米,这个沙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A、3×62×9B、×3×62×9C、×3×92×6一个圆锥的体积是a立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米
8、。A.a÷3B.2aC.3aD.a3小结6:这些判断题是我们经常出错的题目,我们在做判断的时候,可以先做出答案再做出判断,也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判断。(设计意图:学习本身是一个不断归纳概括、演绎应用的过程,学生经过探索才能获取真知。在练习设计时我注重了多样化、层次化;注重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三)学以致用。6过渡语:我们常说“学以致用”,那我们就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下面问题吧。63CM1、将一个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