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37611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9
《初中政治“131”课堂教学模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政治“131”课堂教学模式棋盘中学——陈建平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实践多年,各地全新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争相出炉,如南通如皋市江安镇滨江初中“活动单导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泰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等,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扑面而来,初步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我校通过赴外地取经和多年探索实践,初步积累了一些新教法经验。下面谈谈我校本课题组推行的“13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一、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1、目前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目前在课堂教学中
2、仍沿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的习题训练,从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教学中重知识灌输,轻建构过程;教学活动重主导,轻主体,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2、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
3、学习。”目前在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的大背景下,通过加班加点拼消耗提升教学质量已不现实。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势在必行。3、开展有效教学的现实需要6有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从专业的角度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其有效性特征(或表现)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浓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能主动自由参与探究;有更高的自我期待;能发现知识并学以致用;不断进行对活动反思
4、和质疑,这时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最有效。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学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切行为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来设计,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二、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构想1、设计理念“131”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发现,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者、促进
5、者。因此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出其中的问题,找到相关的答案。展示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与张扬个性的自由。让他们自主体验学习的过程。使教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愉快学习的活动,也使课堂变成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殿堂,实现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整合知识,形成能力的根本目的。2、基本结构“131”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课前预习自主学习、预习汇报引导梳理、疑难辩析师生交流、当堂训练反馈矫正、课后巩固迁移创新。模式中最前面的“1”为“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6、”;模式中的“3”为“预习汇报引导梳理、疑难辩析师生交流、当堂训练反馈矫正”;模式中最后的“1”为“课后巩固迁移创新”。(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课前预习是“131”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6要求教师先预备课,再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之上,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提纲。导学提纲中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成思考题的形式让学生课前预习。思考题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层次性、可测性、导学性和思考价值,有利于体现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个环节中,首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将有所锻炼,有所收获;其
7、次,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基础问题可以自己解决,课堂上可以带着他们各自的疑点和难点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思考、解决问题;而教师也能在课堂上及早的把握住教学的主方向,做到精讲点拔,有的放矢。课前导学是五要素的基础。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导学提纲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检查,督促每一个学生按照要求做好预习。(2)预习汇报引导梳理学生预习汇报时教师要对学生及时给予引导、鼓励、表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学生存在的共性的疑点、难点,教师进行精讲,讲解要力争做到引导点拨
8、,一语破的,简洁透彻,准确无误。在老师帮助下,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枝能(3)疑难辩析师生交流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展开思考讨论。把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质疑问难、小组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过程。质疑讨论中要重视课堂的生成性,做到师生互相质疑,互相研讨,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动性。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要注意引导学生,让每一个人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