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1908333
大小:8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8
《案例分析《狂人日记》中“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狂人日记》中“我”《狂人日记》资料照片鲁迅深通传统小说,想来对传统小说里面的优劣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所以,他做小说有一个特点,从“我”做起。从“我”做起的意思,就是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同时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和判断。我们看到鲁迅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现代白话文的第一篇奠基作品《狂人日记》,一上来,就是跟“我”有关的。第一个“我”是小说开头的“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这句话要告诉人们的是,“狂人”不是天外来客,不是话说什么什么年间的才子佳人,也不是上古人士,他就是我们的熟人,朋友,生活在我们身边,是生活中现实的人——这里我们不说“真实的
2、人”。第二个“我”,就是进入了“狂人”自述的“我”:“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狂人”认为“正常人”的自己的前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这里开始了现代白话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颠倒:正常的不正常,不正常的反而正常。这里是对这个中国文化而生发的感叹。 在《狂人日记》里,“狂人”其实不是一个鲜明的形象,里面最为重要的人物,是“狂人”的观察对象:赵贵翁、陈老五、赵家的狗和我大哥。同时,这些对象也在观察“狂人”,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的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