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 课时提升作业(一) 1.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来源:学优高考网](30分钟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3·龙岩中考)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dm C.2.5cm D.2.5mm【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常见物理量的测算能力。食指的宽度大约为1cm,一元硬币的直径大约为两个食指的宽度,为2.5cm。【知识拓展】熟练使用身体上的“尺”来估测长度。手指甲的厚度≈1mm;拇指的宽度≈1cm;伸开拇指和中指,两个指
2、尖之间的距离≈2dm;伸平两手臂,两手臂之间的距离≈自身身高。2.(2013·郴州中考)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A.1mmB.1cmC.1dmD.1m【解析】选A。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数据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长度测量的记录结果中数字的最后一位为估读值,而倒数第二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数据25.91cm和18.35cm中倒数的第二位都是0.1cm,因此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故选A。【方法归纳】依据数据判断刻度尺分度值的两种方法(1)观察法:如观察数据25.91cm中的个位5对应的是后
3、面的单位cm,查出倒数第二位数字9对应的单位是cm的下一位mm,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2)变换单位法:如将数据25.91cm变为259.1mm,此时个位是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来源:学优高考网]3.图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 )[来源:gkstk.Com]A.5.2cmB.5.25cmC.5.25D.5.3cm【解析】选B。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图中铅笔的一端对准了刻度尺的零刻线,另一端借助直尺测量。经测量可知,在“5”后面第二个刻线和第三个刻线之间,所以铅笔的长度应当为5.25cm;由于估读的原因,其结果在5.20~5.30cm的均为正确答案。A、D项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
4、位,C项没有带单位,故选B。4.(2014·陕西榆林实验期末)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18.0cm、18.1cm、18.2cm、18.3cm,则课本宽度真实值较接近下列哪一个( )A.18.1cmB.18.15cmC.18.2cmD.18.3cm【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注意在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和题目给出数据的小数点位数相同。课本的宽度==18.15cm≈18.2cm。故选C。5.(2014·长春联考)如图所示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本题考查特殊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要测量圆筒的直径,需利用平移法。
5、B项中误差太大,C项零刻度线没有对准桌面,D项没有借助三角板直角处,且零刻度线没有与桌面对齐。A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6.(2014·武汉十一滨江期末)填合适的单位或单位换算。(1)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 ;(2)常用签字笔的直径是0.7 ;(3)一张纸的厚度70μm= cm;(4)地球的半径约6.4×103km= cm。【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估算及单位换算。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即165cm,常用签字笔的直径不到1cm,故可能是0.7mm;1μm=10-4cm,故一张纸的厚度70μm=70×10-4cm=7×10-3cm;1km
6、=105cm,故地球的半径约为6.4×103km=6.4×103×105cm=6.4×108cm。答案:(1)cm (2)mm (3)7×10-3 (4)6.4×1087.(2014·河南双语月考)如图所示,甲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 cm;乙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 cm,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正确读数。观察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读出的物体的长度是2.3cm;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且从2cm处开始量起,长度为2.11cm,其中准确值为2.1cm,估计值为0.01cm。答案:2.3 2.11 2.1cm 0.01cm
7、8.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min s。【解析】图示测量时间的工具为停表,大盘刻度单位为s,小盘刻度为min,所以停表显示的时间是4min4.4s。答案:4 4.4三、综合分析题(5分)9.(2012·河南中考)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